听过这样一个比喻:
年少时,要活得像一团火,恣意奔放。
中年以后,得像一曲流水,遇山则绕,遇海则入。
其实,人在不同的阶段里,感受和想法都是不一样的。
而且因为自己的经历慢慢多了,见识多了,自然对于很多人,对很多事都看得更开,想得更淡了。
如此下来,自己就慢慢放下了,甚至不再跟任何人争执争辩了,说白了就是不再嘴硬了。
嘴硬的人,更吃亏
嘴硬的人,其实说白了就是不想自己吃亏。
但是这个世界是矛盾的,一个不想自己吃亏的人,通常都更吃亏。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会把问题看得更远,看得更透。
这样的话,不会因为眼前的小利益,反倒丢掉了往后的大收益。
所以说,必要的时候,选择示弱,不去嘴硬,反倒不会遭受嫌隙,也不会被人盯上了。
名嘴梁宏达说:“适当地示弱,一点坏处也没有。”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的位置,那自然在遇到一些小人和烂人的打击和刁难时,选择隐忍,不去争执。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越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嘴硬,与人纠缠不清,那就越容易把自己往坑里推。
所以,真的要适当地冷淡一点,不去搭理谁,反倒对自己更好。
亦舒说:世上总有些人是谈不来的,何必计较太多。
嘴硬的人,通常都更容易吃亏,无论是在工作上也好,还是在生活上也罢,不嘴硬,反倒麻烦事少了,生活更顺了。
别傲慢,别嘴硬
人,一旦傲慢,那就离他掉价人生低谷里不远了。
实际上,任何傲慢的人,非但容易得罪人,也真的容易断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刘慈欣在《三体》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事实上,但凡有一定眼界,有一定认知水平的人,都知道人越骄傲,越傲慢,其实就越容易把身边人都得罪了。
哪怕这些身边人的确有的混得不如你,甚至地位和钱财远远不如你。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有资格践踏他人尊严,或是拿出盛气凌人的姿势来藐视别人。
可以说,人越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遇到事情越喜欢嘴硬,最终就越容易把人得罪了,惹恼了。
最终,别人对你越来越怨恨,对你越来越有心机,那么自己就越可能遭受到更多的打击和伤害。
道格说:别和山洞里的人交流,因为那样你必须先走进山洞。
实际上,傲慢的人,也是嘴硬的,觉得自己不可一世,觉得任何人都不如自己,当然也不可能比得了自己。
多出门走走,看看外面那个更大的世界,知道自己其实是渺小的,对自己要有一定的客观认知。
这样,当你意识到了自我的渺小,那么对于很多事情就都放下了,心放下了,自然也就不去折腾和搞事了。
与其嘴硬,不如放下
为人处事,与其嘴硬,不如放下争执,争辩。
毕竟,哪怕你是对的,但是倘若对方认知不够,甚至故意不信任你,不搭理你的话,那么无论你如何努力解释,都是白搭。
而且越是执着与人解释和争执,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和心情就越容易变得极端。
说白了,你越是想去改变别人,最终自己就越痛苦,甚至到头来自己也会变成那样的人。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人这辈子,其实就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
若是我们经历多了,见识多了,其实很多事情,很多人,我们都可以放下,不去争,不去辩,不去论。
因为回归内心,善待自己,才是最自然也是最美好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