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中国汽车梦的起点。40多年前,没人想到它能成为世界的焦点。
新能源汽车在上海车展上爆火,坚定了中国车企发展新能源的决心,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按下了启动键。
四十年前,上海车展是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四十年后,它成了世界看未来的望远镜。
五一假期的泼天流量,终于被车圈接住了。
通往景区的路上,新能源汽车遍地可见,连充电桩都需要排队取号。
图片
上海车展也被捧成景点,五一期间有8万观众把参观汽车安排进假期行程,上海车展最后一天现场仍然人从众。
图片
更值得纪念的是,今年正好是上海车展40岁生日,“展到中年”也算彻底出圈创造了不少高光时刻:
面积最大:上海车展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相当于50多个足球场。
首发最多:上海车展首发新车达163辆,是全球首发新车最多的展会。
短短十天时间,就有101万人来过上海车展,其中不少外国高管,拿着皮尺“偷师”,还有外国网红把这里当成打卡点。
图片
40年的时间,中国汽车也完成了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反向输出”,上海车展也从“手工作坊”到“超级工厂”,把“中国汽车制造”的剧本从励志片拍成了科幻片。
就如一位汽车工程师所言:我们不需要再用望远镜看世界,因为我们已经是世界焦点。
从露天展厅,到36万平舞台
上海车展,中国汽车梦的起点。
40多年前,没人想到它能成为世界的焦点。
上海车展的诞生,离不开上海和中国最大的车企——上汽集团。
1983年,上海汽车厂诞生了第一辆中国组装的桑塔纳轿车。当时上汽的汽车零部件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七名工人手敲出了第一辆桑塔纳,每辆车的组装成本将近20万元,远超当时的国民消费水平。
图片
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1985年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第一届上海车展也应运而生。
1985年7月,黄浦江边的露天广场上,首届上海车展开幕。
图片
当时的车展面积仅有1万平方米,展馆分散在露天广场和临时搭建区,参展企业也仅有300余家,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早上7点2万多观众就排队进场,中午更是顶着烈日围观。
当时,展品以农用车和商用车为主,乘用车仅有上海大众桑塔纳等少数合资车型,其中最亮眼的就是上汽的桑塔纳。
桑塔纳就是上海大众的开山之作,也是封神之作。
当时桑塔纳市场价22万,能在上海买一套200平的房子,但仍然卖到脱销,上海大众门口常有背着一大麻袋钱求买车的人。
这是中国汽车第一次向全球展示自己,桑塔纳的成功也让全球车企看到中国市场的潜力。
图片
当时,中国汽车工业连桑塔纳的螺丝钉都要进口,车展更像一场工业“庙会”,老外们带着“技术施舍”的心态,把展台当作秀肌肉的擂台。
但随着上海车展一次次举办,中国汽车工业也随之爆发。到了1999年,参加上海车展已经成了国外汽车进入中国的“敲门砖”。
几乎所有世界知名汽车品牌,都遵循着“先亮相上海车展,再开进中国大街小巷”的发展之路。
2004年,上海车展通过了国际博览联盟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被UFI认可的汽车展,车展规模和档次也随着提升。第二年举办的第十一届上海车展上,大众、宝马、凯迪拉克等国际知名品牌均以国际A级车展的规格亮相。
图片
上海车展爆发还有个关键节点是2015年。当年第16届车展迁入国家会展中心,展馆面积跃升至36万平米。展会第一次设立新能源专区,首次参展的特斯拉电动车成为全场焦点,展台被挤得水泄不通。
图片
新能源汽车在上海车展上爆火,坚定了中国车企发展新能源的决心,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按下了启动键。
展会上,红旗、宁德时代、广汽、奇瑞、小鹏的展台,都有飞行汽车的展品,引发众多观众拍照留念。
图片
除此之外,车展的想象也从单纯的汽车升级为未来出行。
比如长安汽车首次集中展示了涵盖空中交通、仿生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三大领域的创新成果。展品包括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机器狗、轮式机器人、智能外骨骼等未来出行的产品矩阵,科技感拉满。
像髋部助行外骨骼。利用传感器和电机,帮助行动不便的人更轻松地行走。这已经超出了汽车本身的范畴,进入到了更广阔的出行领域。
图片
变成科技控的上海车展赢的不只有市场规模,还有技术实力和江湖地位。
有车企高管更是直言:如今要预判汽车未来,必须紧盯上海的展台。
四十年前,上海车展是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四十年后,它成了世界看未来的望远镜。
这背后硬实力,才是永不落幕的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