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数偶数的数学表示式
人类在天地间的地位与动物不同,文明的进程源于智慧的启迪,而智慧将引领我们迈向更高级的文明阶段。作为人类,我们应承担起社会责任,至少应具备基本的道德良知。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关于奇数和偶数的错误定义以及错误的数学表达式,这些错误的数学概念不仅影响了中小学生,还可能扭曲他们对基础数学的理解,甚至对他们的未来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防止错误观念的传播,避免误导下一代。
这种错误的表示定义和数学表示方式就是:
“奇数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如1、2、3……,数学表达式为2K+1(K为整数)。偶数表示成2K。”
显然这个说法是严重错的。
比如,奇数不但可以用等差数列2K+1表示,而数列4K+1、4K+3,6K+1、6K+3、6K+5,等等无限多的等差数列都可以表示奇数。
又比如,奇数19不但可以表示成 2K+1=2X9+1=19,还有 3K+1=3X6+1=19, 4K+3=4X4+3=19, 5K+4=5X3+4=19, 6K+1=6X3+1=19, 7K+5=7X2+5=19, 8K+3=8X2+3=19, 9K+1=9X2+1=19……
可以这样讲任何一个奇数可以用无穷多的等差数列形式来表示。
因此,上述关于奇数和偶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式,实际上违背了逻辑学中的“同一律”。这种表示方法是混乱的,毫无意义,并且是严重错误的,它可能导致数学思维的混乱。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严重的错误?
一是错误的数学思维方式问题,二是哲学和逻辑问题。
在一些人的大脑中没有在看问题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也就是没有到自然数的外面去看问题,仅仅是在自然数的内部研究问题。这也就是我过去的文章里一再强调的看问题的内、外之分。
他们是这样思考的:既然自然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那么偶数就用2N表示,而奇数就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可以用2N+1来表示。
这就好比在房间内研究楼房结构,而未从外部观察整个楼房。然而,逻辑思维能揭示问题所在。用2K+1和2K来表示奇数和偶数,并非唯一方式,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混淆。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顶尖数学家数千年甚至数百年的关注。因此,他们并未采用等差数列来表示奇数和偶数,否则诸如“哥德巴赫猜想”等数论中的古老难题将不复存在,也不会留给我们今天来研究。试想,如果等差数列真的能用来表示奇数和偶数,难道那些世界级的数学家们会不明白吗?我们是否真的比他们更聪明?
如何正确的理解正整数和用等差数列来表示正整数?我们先看下面的图形,
在这个表格中,每一横向数列组,都可以表示全部正整数。看到这个图形你们就能理解了吧?他们是在“2K+1”这个房间里研究奇数、偶数,而是没有到自然数的外面看到自然数的金字塔结构。
奇数、偶数正确的表示方法应该这样表述:在正整数2N+A空间里,用两个等差数列2N+1和2N+2一组表示全部正整数,此时奇数可以用等差数列2K+1表示,偶数用2K+2表示,其中K的取值范围是0、1、2、3……。
加上这个前提条件后,像4K+1和4K+3等等其它含奇数的等差数列就不会出现在这个体系里了。这就消除了矛盾,让每一个奇数、偶数都会有唯一的一个项数N来固定。2K+1和2K 就成了唯一的表示方式,而3K、4K、5K等等的等差数列就不会出现同一个空间体系里。
同时注意等差数列有三种形式奇数数列、偶数数列和奇偶数数列。更多的“数论新出等理论”请参阅我有关的文章。
仰望星空与大地,我们仿佛微不足道的尘埃。生命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火花,但我们的智慧与精神却能永恒地在宇宙中回响。终有一日,我们都将归于尘土,扪心自问,你是否是炎黄子孙?你是在推动这个民族向前发展,还是成为腐蚀这一光荣整体的毒瘤?若是后者,那么在未来的史册上,你们将只留下一个污点。
李铁钢 2025年5月5日 于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