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凌晨三点,连云港老张被雷惊醒,窗玻璃震得哗哗响——江苏汛期已悄悄跑赢日历4天。
长江太湖5月就“开闸”,淮河6月接棒,一直闹到9月底,老天爷这是要摆一场持久战。往年总说“端午涨水”,今年雨水却急吼吼提前报到,庄稼刚拔节就遇上这阵势,让人心慌。
省气候中心说,今年全省雨水比常年多,淮北地区要多一两成,江淮苏南也没少到哪儿去。
入梅出梅都赶早,梅雨季却没拉长,雨水扎堆下的那几天,田里排水渠可得提前扒拉顺溜。苏南气温要比常年高1 - 1.
5℃,35℃以上的高温天只会多不会少,晒谷子都得挑早晚。最让人悬心的是台风,预计2 - 3个来“串门”,保不准有1个带着暴雨狂风狠砸一场。
雨多的时候怕内涝,高温来了怕伏旱,庄稼喝不够水可咋抽穗,这矛盾劲儿真让人犯难。前几天徐州刚下过雷阵雨,玉米地边的土坡就滑了一块,幸亏发现得早没出事。预警信号分四色,红橙黄蓝要记牢,手机里“江苏预警发布”得一直开着提醒。
暴雨来了别往河边跑,泄洪的时候水势猛,去年就有人贪近路被困在桥洞底下。
开车遇见积水别硬闯,车轮子一旦熄火,人赶紧出来往高处跑,车财没了能再挣。
雷雨天离墙根远点,尤其是老房子,墙基泡了水说不准啥时候就歪了。高温天晌午别下地,带的水要够,掺点盐防中暑,地头要是有蓝藻水别碰。台风来前检查房梁,屋顶的瓦该换就换,渔船早早回港,别等风来了再慌神。
城里排水系统在抢修,可咱农村低洼处的猪圈鸡棚,自己得先加固几道绳子。
水利厅开了防汛会,强调要防大汛抗大旱,咱老百姓也得把家里的应急粮备上点。AI预警能提前50分钟报大风,可有些上岁数的乡亲总嫌麻烦,这习惯真得改改。
说起来怪矛盾,雨多的时候怕涝,日头毒的时候又怕旱,庄稼人这日子真是两头揪心。村里的土坯房能不能扛住连阴雨?
河沟里的水草要不要提前清?
这些都得早点打算。去年邻村有户人家没把玉米地的排水沟挖通,一场暴雨下来,三亩地全泡成了“水塘”。我个人觉得,每家每户都该列个防灾清单,手电、雨衣、应急电话,一样都不能少。
防汛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咱自己多懂点门道,关键时刻能救一家人的命。
现在多流点汗做准备,总比汛期来了对着受灾的庄稼掉眼泪强。老话讲“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放在今儿个防汛上,道理还是一样的实在。
谁也说不准极端天气啥时候来,多留个心眼,就是给自家日子上了道保险栓。
江苏汛期气候复杂,咱得跟着预报走,听政府的安排,别拿老经验硬扛新风险。最后说一句,田里的活计重要,可人的安全更重要,啥时候都别把性命当儿戏。
防汛这场仗,得靠大家拧成一股绳,提前防、科学防,才能少遭灾少吃亏。至于伏旱期的水该咋调度,台风来了具体咋躲,咱接着听村里大喇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