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金砖国家外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会,这事儿可不小。金砖国家,也就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这次会议主题是“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公正的全球发展与安全”。但真正抢镜头的,是中国外长王毅的一番话,直指美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喊出了抗美最强音。金砖国家外长们这次态度一致,摆明了要联合起来应对美国的经济霸凌。这可不是真刀真枪的“宣战”,而是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舞台上的一次集体发声,反击美国的高压政策。

先说说金砖国家是啥。金砖国家最早是2009年凑一块儿的,最初就五个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这帮国家有个共同点,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速快,人口多,资源也不少。到了2023年,金砖扩员了,吸纳了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等国。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也加入进来。现在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4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这分量可不轻。

金砖国家的目标挺简单,就是抱团取暖,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争取更多话语权。因为过去几十年,全球规则基本是西方国家定的,尤其是美国,啥事儿都得听它的。但随着金砖国家崛起,它们不想再当“听话的小弟”,而是要自己定规则、发声音。

这次巴西会议为啥重要?因为眼下全球局势不太平。美国2024年搞了个“对等关税”政策,对好多国家加征高额关税,金砖国家首当其冲。这政策说白了就是美国想保住自己的老大地位,用关税当武器打压别人。金砖国家咽不下这口气,觉得不能再忍了,得联手反击。这次外长会,就是个信号,告诉世界:我们不怕你美国,也不会让你随便欺负。

2025年4月28日,金砖外长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场。主持的是巴西外长维埃拉,参加的有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苏杰生、中国外长王毅、南非外长潘多尔,还有新成员印度尼西亚的外长。会议议题不少,比如应对国际危机、推进和平安全、改革国际机构、推动可持续治理等等。但最重头的,还是怎么对付美国的单边主义。

王毅在会上发言特别硬气。他说,美国过去靠自由贸易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却反过来用关税威胁各国,漫天要价,这不就是典型的霸凌吗?他还警告说,如果大家都不吭声、一直退让,只会让美国更嚣张。王毅提了三点建议:一是维护多边贸易规则,反对保护主义;二是改革全球金融体系,让它更照顾发展中国家;三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升级,更公平地反映“全球南方”的需求。这话说得铿锵有力,被外界称为“抗美最强音”。

其他外长也没闲着。巴西外长维埃拉说,金砖国家得团结起来,保住全球贸易的自由化,不然大家都得吃亏。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强调,金砖得在国际上发出一致声音,提升自己的地位。印度外长苏杰生提了个现实问题,说得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和科技领域。南非外长潘多尔则呼吁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上多合作,别光顾着跟美国斗气。这些外长虽然各有侧重,但核心想法一样:不能让美国一家独大。



这次会议一结束,全球媒体和专家就炸开了锅。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直接说,这是一次对美国霸权的集体挑战,全球治理可能要变天了。英国《金融时报》分析,金砖国家如果真能拧成一股绳,美国的影响力会受很大冲击,华盛顿得好好想想下一步咋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表态,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的重要平台,愿意带头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反对单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规则。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在会见王毅时说,俄中两国会继续联手,维护国际公平,推动更合理的全球秩序。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金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团结的象征,得继续推动全球治理完善。

当然,美国那边肯定不高兴。虽然官方还没正式回应,但有美国智库分析,这次金砖会议可能会让美国在贸易谈判中更被动。毕竟,金砖国家加起来经济体量不小,人口更是占全球一半以上,真联合起来,美国的压力不小。

还有些中立国家的专家也发表看法。澳大利亚一个国际关系学者说,金砖这次发声不只是针对美国,也是给其他国家提个醒:世界不能再让一家说了算,得多元化、多极化。联合国一位官员则表示,金砖国家的态度可能会加速国际机构的改革,比如联合国安理会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席位。

这次会议不光是喊口号,金砖国家还商量了不少实际行动。经贸上,它们计划弄个《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30》,核心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少靠美国。比如,推人民币结算、建金砖自己的支付系统,避开美元霸权。金融上,金砖国家想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别老让欧美国家把持。科技上,它们打算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等领域合作,自己搞创新,不用看美国脸色。

还有个大动作,是在国际组织里抱团。比如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金砖国家想争取更多席位,让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更大。这种联合行动,说白了就是不想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要自己掌握命运。

这些计划听着挺宏大,但也不是没挑战。金砖国家内部情况不一样,巴西和印度跟美国关系还行,俄罗斯和中国则跟美国硬碰硬,利益协调起来不容易。不过,这次会议至少表明,大家愿意朝一个方向努力,这已经是个不小的进步。



金砖国家这次联手“宣战”,对全球影响不小。先说经济层面,美国的高关税政策本来就让全球贸易乱了套,金砖国家如果真能顶住压力,搞自己的贸易圈子,可能会分流一部分国际市场,美国的日子不会太好过。比如,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在能源贸易上用人民币结算,印度和南非也在推自己的区域合作,这趋势下去,美元的地位可能真会动摇。

政治上,金砖国家的集体发声会激励其他发展中国家也站出来。现在“全球南方”越来越不满意西方主导的规则,金砖这次带头反抗,可能带动更多国家加入多极化的阵营。以后国际谈判,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估计会越来越少。

当然,也别把这事儿想得太夸张。金砖国家还没强到能跟美国正面硬刚的地步,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优势还在。但这次会议至少让世界看到,新兴经济体不是好欺负的,全球权力格局正在悄悄变化。

往后看,金砖国家的合作肯定会更深。随着新成员加入,它们的经济和政治分量还会涨。2025年下半年,金砖领导人峰会估计会接着这次外长会的话题,拿出更具体的方案。比如,金砖自己的开发银行能不能再扩充点实力?能不能搞个替代美元的国际货币?这些都是看点。

美国那边也不会坐以待毙。接下来几个月,美国可能会加大对金砖国家的分化力度,拉拢印度、巴西这些跟它关系还不错的,给点甜头,拆金砖的台。但金砖国家只要能保持团结,这种策略就不容易奏效。

对普通人来说,这事儿也有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变了,物价、就业可能都会受波及。比如,美国关税高了,中国货贵了,但金砖国家之间贸易多了,巴西的牛肉、印度的香料可能更便宜进中国市场。长远看,这是个好事,能让资源分配更公平点。

2025年4月28日,金砖国家外长在巴西的这次会议,不是普通的会面,而是新兴经济体的一次集体觉醒。王毅的抗美强音,加上其他外长的呼应,摆明了金砖国家不打算再忍美国的气。它们要联手反击单边主义,维护自己的利益,推动全球治理更公平。这事儿不只是金砖和美国的较量,也是世界多极化的一个缩影。未来几年,金砖国家能走多远,美国会咋应对,咱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全球舞台上,热闹才刚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