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战区网站2025年5月3日报道,乌克兰国防情报总局(GUR)局长基里洛·布达诺夫中将于2025年5月3日披露,乌军使用搭载AIM-9"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MaguraV7"型无人艇,于5月2日在黑海新罗西斯克以西50千米处击落俄罗斯苏-30SM"侧卫"多用途战斗机。此次战例创下两项军事史纪录:全球首次无人艇击落有人战斗机、AIM-9导弹首次经海基平台实现空战击杀。
此次行动中,第13特战组通过实时情报引导,使三艘"MaguraV7"无人艇(基于"MaguraV5"的防空改进型号,具体改进细节未公开)以低速突防规避俄军雷达网,其中两艘各发射一枚AIM-9M导弹。亲克里姆林宫的"战地记者小猫"Telegram频道承认至少一架苏-30损失,被击落的苏-30SM属俄黑海舰队第43海军强击航空团,苏-30的机组人员弹射后由民用船只救起,社交媒体流传的首架被击落视频经GUR确认属实,导弹从海平面升空直扑苏-30,爆炸后战机碎片散落海面。乌克兰人还宣称击落了第二架苏-30SM,然而并没有证据证实,应该是假的。
MaguraV5自杀式无人艇由乌克兰国有企业SpetsTechno Export设计,长5.5米,宽1.5米,吃水深度0.4米,水线上0.5米,总重1000千克,船身采用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制成,可携带高达320千克的有效载荷,巡航速度为45千米/小时,最大速度为101千米/小时。其航程为960千米,续航时间长达60小时。该艇配备了多种导航手段,包括由带有中继器的无线通信网状无线电或多通道集成卫星通信(如星链)遥控,以防止电子战和网络攻击,还安装有自动GNSS、惯导和光电系统,MaguraV5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例如激光雷达、热成像摄像机和高分辨率光学摄像机,可执行全面的监控和侦察任务,可以同时传输多达三个高清视频流,从而增强其态势感知能力。该艇能够集成各种有效载荷,包括遥控武器站和电子战模块。MAGURA V5在攻击俄罗斯船只时拥有进行集群作战的能力。
MaguraV7则在后部加装了可挂两枚R-73空空导弹的倾斜发射架,在其前部则有一个光电转塔。能够适应固定发射架的需求,可以设置为跟光电转塔角度同步,开火信号可能是通过控制USV的现有命令链路提供的。乌克兰人现已将快艇发射的导弹称为“海龙”,改造涉及重新设计发射机制和火控系统,以确保与Magura V7的自主操作配置兼容。此次使用的AIM-9M导弹(美国1983年列装型号)全长2.87米,重85.5千克,弹头重10千克,装有4.58千克TNT当量炸药。该导弹具备全向攻击与抗红外干扰能力,最高速度2.5马赫,可承受30G过载,制导系统持续工作时间60秒,导引头可靠雷达辅助瞄准,后向攻击锁定距离11千米,全向攻击锁定距离3千米,最大射程18千米。但是该弹缺乏俄制R-73(AA-11"射手")导弹的60度离轴角发射功能,要求无人艇要把导弹导引头正对目标方向。
2024年5月7日,乌克兰一艘安装2枚R-73空空导弹的MAGURA V5在克里米亚半岛西北部海域被俄军一架卡-29直升机击毁。2024年12月31日,第13大队派出配备R-73空对空导弹的乌克兰Magura 无人艇在克里米亚塔尔汉库特角附近击毁了一架俄罗斯米-8直升机,据称另一架直升机也被攻击受损,但仍设法返回基地。随着R-73导弹的逐步耗尽,美方向乌克兰提供一批AIM-9M,原计划用于9K33壁虎防空导弹发射车改装后发射或F-16战斗机挂载,随后乌军从2025年1月开始在无人艇上安装该型导弹。
乌克兰的无人艇集群作战往往与无人机与导弹攻击一起使用,以增大突防效果,比如本次乌克兰人在夜间在距离新罗西斯克港约50千米外集结出动了超过30艘各种类型的无人艇试图袭击新罗西斯克港,包括自杀艇,携带FPV无人机的“航空母艇”,还有携带便携式防空系统的无人艇,以及从敖德萨地区起飞的数十架无人机。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罗斯地区上空共击落了170架敌方无人机,其中95架是在克里米亚上空被击落,还在黑海击毁了8枚风暴之影巡航导弹和3枚“海王星”反舰导弹、14艘无人艇。此次乌军再次使用"诱敌战术":通过无人艇集群作诱饵吸引俄战机低空追击,随后由埋伏单位实施伏击,从而使俄方陷入了要么动用昂贵导弹远程攻击,要么冒风险近距打击的窘境。
俄军最早采用巡逻军舰与直升机近距扫射、战斗机俯冲攻击的战法应对无人艇群,结果接连出现军舰与直升机被击毁的情况。后来俄军曾尝试过用察打一体无人机以及自2024年5月起使用FPV攻击乌克兰无人艇的战法,但由于俄军察打一体无人机装备量过少,实在是抽不出空,俄军的战斗机也没有外挂光电吊舱(只有苏-57的101KS-N吊舱),像便宜的激光制导火箭弹等都用不了,在较高空域发现目标并投弹是想都不要想,这才会出现拿苏-30SM这种昂贵的战斗机到低空搜索投弹打小艇,从而给乌克兰人以机会的情况。其实俄军完全可以用FPV管近距无人艇,ZALA侦察无人机+柳叶刀巡飞弹管中距无人艇目标,察打一体无人机管远距离目标的做法,最后使用类似前线的"拦截者"电子战系统干扰与雷达探测的手段进行补充。乌军在电子诱骗与伏击战术上的持续创新的无人装备战法,将迫使俄空天军不得不调整黑海战区空中行动准则,以防止损失的再度发生,只能说毛子还是太拉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