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2025年“五一”假期前4天,全省纳入统计的905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574.31万人次,门票收入28631.33万元。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假日4天累计接待群众377.3万人次,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夜游”“夜演”“夜食”
点亮假期不夜天
“五一”假期,每当夜幕降临,成都锦江两岸便化身为流动的光影舞台。从339天府熊猫塔到安顺廊桥,游船穿梭其间,沿途标志性景观与两岸的全息投影两相呼应,让游客直呼“仿佛穿越千年”。
“既能看到传统非遗,又能参与潮玩互动,成都的夜晚太有层次了!”来自西安的游客李女士体验了成都“锦江花月夜”主题活动——东门码头的“诗圣小筑”内,游客与虚拟游戏人物对诗赢取文创奖品;非遗手作坊中,扎染、水拓丝巾等体验项目排起长队;江畔的“国潮巡游”队伍里,身着华服的演员与游客共舞,再现盛唐风华……十大沉浸式打卡点位,让游客体验多层次的蓉城夜色。
精彩纷呈的夜间演出,同样吸引着游客的热情。绵阳越王楼的“越韵匠心·乐享五一”活动,以唐风实景秀和非遗手作点亮夜空。主楼内,古筝与非洲鼓的跨时空对话让游客耳目一新;樱花树下,漆扇工坊的游客以涪江水为媒,滴染出独属越王楼的青绿扇面。“没想到古建筑还能这么潮!”成都游客张先生赞叹道。
创新产品叠加惠民政策
双向激发消费潜力
为激活夜间文旅消费,全省多地推出“文旅+”特色产品和惠民政策。成都夜游锦江推出“游船+徒步”世运会City Walk套餐,吸引年轻群体,打卡“成都美学”;乐山则联合多平台发放300万元优惠券和住宿、门票五折券,并开通“美食公交”串联夜市热点;绵阳梓潼发放“元气消费券”,游客集章兑换非遗手工艺品,拉动二次消费。
高端定制化产品成为新趋势。成都锦江的“私人订制游”为求婚、企业团建等打造专属场景;绵阳平武报恩寺推出“文化+健康”体验套餐,把手工香囊制作与中医猜谜结合,让古老非遗“活”起来。“优惠多、玩法新,四川的夜游体验超出预期!”广东游客陈先生表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