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率部起义,他提出——“别清算我的兵!”毛主席听完直接点头应允,还反手把他扶成了解放军兵团司令。

他是谁?是从四平一路打回来的“蒋校长门生”陈明仁,最后成了共和国上将,还留下了一张跟毛主席的“双人合照”。



宁当“逆臣”,不做“忠犬”——他为啥临阵起义?

1949年8月1日清晨,长沙城内警报频响。外围城镇已被相继解放,四野大军已压至城郊春华山。

此时的长沙警备区司令陈明仁身处风口浪尖,背负三道心理十字架,一边表忠于蒋,一边悄悄打开通往北平的大门。

他不是没挣扎过。陈明仁三怕:怕算旧账,四平血战40余日犹在昨日;怕起义被扣投降帽子,导致兵心散乱;怕保密不好连累全家,自古将帅身败名裂,最忌耳目走风。



7月29日,白崇禧秘电陈明仁,让他扣押程潜。对此,陈明仁“敷衍”接见程后让其暂留,并未缴械,敷衍了事。

紧接着,8月1日,蒋介石亲笔信命陈明仁“死守长沙”。此时,中共已派出代表团前来谈判,陈明仁也命人前往接触,暗中安排和平事宜。

但,到底是否选择起义,陈明仁心中仍然举棋不定,一直到8月2日深夜,关键转折点出现了:毛泽东给陈明仁送去了一颗“定心丸”。

主席明确表示“各划各的船,各为其主,我们理解。只要他站过来,就用他。”这一段话,陈明仁反复读了三遍,眼角泛红,终于下定决心。



毛泽东还专门提议:起义后的陈部,应“同等待遇、同吃同穿、一视同仁”。

不谈待遇谈士兵——这人起义还有点讲究

8月4日,长沙城内,气氛紧绷如弦。陈明仁与中共代表会谈的地点选在市郊某处军政办公厅,由于白天人多耳杂,真正的谈判是在夜间进行的,连草稿都是用小纸条传递,防泄密。

谈判桌上的陈明仁并未谈个人前途,也未索要军衔待遇。他只提了一个请求:部队整编后,“不得清算斗争”。

这个请求不只是字面那么简单。陈明仁所带兵团,包括29军和71军,都是蒋介石精锐老部,部分高级军官在四平等战役中与解放军交火激烈,甚至有人还曾公开发表“反共誓言”。



他怕一旦起义后,这些人被定性为“战犯”,队伍将人心惶惶。他也怕自己部下被当成“俘虏”,沦为战败者受尽羞辱

要知道,蒋介石治军严苛,每一支部队都是层层选拔而来,陈明仁苦心经营十余年,部队号称“湘军之魂”。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兵变成“囚犯”。

军委得知此请求后,在8月4日晚间召开紧急会议,随后作出回应:答应陈明仁的要求。不仅如此,同意保留其“兵团司令”的名义,还将在整编后为其保留原级别、原待遇。

这一回应,迅速传回长沙,让不少军官彻夜难眠的心才稍稍安定。8月4日凌晨三时,陈明仁通电起义。



起义规模不小,共计3个军9个师,另加3个保安师,总人数12万余人。这是国民党在湖南地区的主力部队,是蒋介石的“湘南压仓石”,如今突然起义,全国震动。

虽然有4万余人在白崇禧的煽动下逃跑了,但陈明仁亲自指挥的第二十九军与七十一军共7万余人核心战力完好无损地归于我军。

这次起义,不只是一次战术转向。蒋介石苦心栽培、亲手提拔的黄埔第一期弟子陈明仁,此刻不仅选择“弃暗投明”,更是在“军事—政治—道义”三线叛离,断了回头路。

9月初,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陈明仁,两人并肩游览天坛。



不久后,陈明仁被任命为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率原国民党起义部队组成新兵团,下辖第五十二、五十三两个军,兵力近五万人。

1952年,整编为第五十五军,陈明仁亲自担任首任军长,成为解放军系统中唯一的“原中将”级别黄埔军人,直接转任野战军军长者。

从“被重用”到“真正融入”,陈明仁部没有走过场,而是真刀实枪地进行转型,开展群众路线学习、军事作风整顿,甚至派出代表团赴四野参观“叶挺独立团”转型案例。

从“校长门生”到“毛主席亲兵”——官至上将不靠嘴皮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气氛庄重。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衔典礼在这里举行,陈明仁榜上有名,被授予“上将”军衔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场面。要知道,1955年上将军衔名单中,有150多位原国民党将领被授予将衔,但能获“上将”者,只有三人。

陈明仁当时刚刚担任第五十五军军长,驻守雷州半岛,为国家“南大门”站岗。他得知消息后,几度沉默。



身边的政委王振乾问他为何不高兴,他才开口说:“不是不高兴,是觉得来得太重了。我从军三十年,头一次当上将军,而且是在人民军队。”

这一席话并非谦虚。早在国民党军中,陈明仁已官至中将、师长、兵团司令。但因长期作战、与蒋介石争执、遭陈诚排挤,他被多次明升暗降。

尤其在云南昆明时,因为士兵服装破旧,竟被蒋以“影响国格”为由撤职,他怒而当众摘下军章、痛斥“此事有账可查”。

一位黄埔第一期的“蒋介石门生”,最终成为毛泽东亲手扶上军功之巅的“共和国将军”

毛泽东对陈明仁一直高度评价。1950年初,毛泽东亲自审定第二十一兵团整编文件,明确指示:“陈明仁有指挥才能,亦有战功,应放手使用。



1953年,陈明仁调往广东湛江,驻防雷州半岛,承担防御台海方向可能突发情况的重任。1955年授衔后,他曾以军代表身份访问南方边防线,为祖国安全作出重要部署。

1969年,因风湿病长期发作,他离职回湘休养,得到中央批准。在长沙市麻园岭,他安度晚年。

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聂荣臻主持悼词,赞其“忠诚转化、为国尽忠”。

参考资料:

上将陈明仁首任解放军第五十五军军长.党史博览.2008

大倒戈 百万国民党军起义纪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