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湖湾音乐节上,罗云熙周深的“超时争议”引发热议,两位艺人的粉丝因为“罗云熙演出超时占用周深演出时间”以及争抢应援位等说辞,产生纠纷。

5月4日,太湖湾音乐节组委会发表声明称,关于5月1日太湖湾音乐节的相关讨论,组委会联合罗云熙工作室、周深工作室作出如下说明:

在演出过程中,现场因节奏调整产生变化,相关团队均已积极协作,确保了整体流程顺利完成。

对于由此引发的相关关注,我们充分理解大家的关心,感谢所有观众的支持与包容。音乐节是多方协作的成果,我们将持续优化流程,提升观演体验。

我们呼吁大家理性观演,珍惜每一场相遇,也呼吁大家共同营造更加友善、有序的文化氛围和网络环境。感谢每一位观众的理解,也感谢所有演出团队的专业投入。


随后,罗云熙工作室、周深工作室对此声明进行了转发。

据极目新闻报道,5月1日,常州太湖湾音乐节,罗云熙作为压轴嘉宾之一,原定表演时间为20:00-20:30,周深紧随其后,原定表演时间为20:50开始。但周深粉丝方面提到,罗云熙实际表演“超时”到20:43,导致周深团队仅有7分钟调试设备。

而罗云熙粉丝则给出视频回应,表示罗云熙实际表演为34分钟,仅超时4分;她们同时表示,周深也“超时”了——按照节目单,周深的表演时间为40分钟,但周深一共表演了43分12秒。虽然事后罗云熙与周深在后台亲密合影,罗云熙还发文表示周深是自己“初次见面的老朋友”,但这场争论持续在互联网上发酵。


评论:

罗云熙周深音乐节争议不应变骂战

音乐节作为大众共享的艺术盛会,其魅力正源于现场的即兴与不确定性,而粉丝的热情亦是演出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音乐节的时间表本质是动态参考,现场因技术调试、艺人即兴互动等产生的偏差实属常态。但主办方通常会通过灵活调整后续环节来平衡。

此次事件中,两位艺人虽有小幅超时,却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表演内容,最终未影响整体观演体验,这种“弹性”恰是现场艺术的魅力所在,过度聚焦时间误差,反而可能遮蔽艺术表达的鲜活生命力。

粉丝对偶像的关切源于对艺术的热爱与支持,但其表达方式需与公共空间的属性相协调。例如,应援位的争夺本可通过更有序的协商解决,而非升级为对立。值得肯定的是,多数粉丝的初衷是为维护演出体验,这种热情若能转化为对艺术本身的关注,将更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

追星就是在追自己,习得偶像身上的优秀品质,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不以喜欢之名强行打扰,不以守护之名掀起乱战,粉丝们“自励成长”“相善其群”,不仅更加理性,也能让这份感情更加纯粹。

音乐节不仅是音乐的盛宴,更是人与人、人与艺术的情感联结。无论是艺人的即兴发挥,还是粉丝的热烈支持,皆应成为丰富演出维度的注脚,而非对立的导火索。唯有如此,公共演出空间才能成为包容差异、共享美好的文化沃土。


编辑 | 韩振

来源 | 北京日报 @太湖湾音乐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