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楼市调整,普跌20%,但是具体到城市,三四五六线空间更大,尤其是郊区高楼,因为空置率飙升,有不少甚至价格减半也无人问津。
原本以为,进入到2025年后会好一些,毕竟疫情三年已过,市场经济情况也在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变,然而没想到的是,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糟糕。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3892元,环比下跌0.69%;同比下跌7.23%。
如今的情况似乎已经印证了马云当初那句——未来房价如葱。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成分,但是就目前市场形势来看,不少业主面对市场持续下行,以及居高不下的还贷压力,很多人直呼压力山大,甚至已经有不少人扛不下去了。
比如招行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不良率占比最大的,就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比高达20.5%,同比上一年多了17.18亿。换句话来说,截止到2024年末,断供的现象依旧没有停止……
而且,更为担忧的是,如果2025年继续像过去那样下跌,未来怕是2套以上房的家庭,将难逃3大难题:
01、房子为什么越来越难卖?
比如前几年最贵的时候,160万的房子,现在很多都降到了60几万,可即便是这么便宜了,依旧无人问津,这究竟是为何?
其实,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房子太多,选择性也更多了
2015年开始的棚改大拆大建,高周转开发之下,让很多人通过拆迁实现暴富的同时,也让库存压力不断上升,空置率也在这期间持续飙。
比如有的新区,白天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一到晚上就变得黑压压一片,点灯率太低导致整个片区都跟“鬼城”一样。
而且,这两年,保障房供给也越来越多,这种房子相比商品房价格更便宜,甚至人才公寓只要商品房一半的价格,这种情况下,谁还掏空家底买商品房?
2、杠杆太高了,购买力严重透支
早些年,我国居民杠杆率还只有10%左右,如今已经飙升到超60%,很多家庭资产都压在了房子里,已经没有更多加杠杆的空间了。
再加上这两年大家的收入也不太理想,大环境影响导致收入下降,甚至很多人面临失业,赚钱都变得困难,增加债务买房的需求在逐步下降。
3、需求端萎缩
以前出生率持续上升以及城镇化进程加速,巨大的人口红利支撑着房价不断上涨。
而最近七八年,我国出生率一直保持着下降趋势,结婚人数也在不断萎缩,另外,城镇化率也接近尾声,达到了65%以上。说白了,能进城的已经进城了,进城买得起房的基本上都买了,这种情况下还指着剩余农民进城支撑高房价,已经不现实了。
02、2套房家庭难逃的困境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锐减,对于手上拥有2套房及以上的家庭,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1、财富缩水不可避免
随着市场的调节, 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跌落神坛,甚至开始出现持续的贬值趋势,比如山东的业主,挂牌两年,降价十几次,贬值率高达40%,才换来几组看房。
说白了,一旦房子失去了保值增值潜力,其流动性也会变得越来越弱,这种情况下,手上持有多套房的家庭就只能面临财富被“冻结”。
2、持房成本不断增加
房子一旦变现难,只有房子的家庭不仅要面临居高不下的贷款压力,还有每年持续上升的维修费,物业费,税费等等,未来的持房成本只会不断上升。
比如湖南一位业主,手上6套房,卖不掉也租不出去,不仅要面临资产缩水,每年还要面临高达5000多的电梯等设备的维护费用,也加剧了生活压力。
而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产税已经渐行渐近,这位业主简单算了一笔账,一旦房产税落地,每年的净支出高达三万多,多套房已经不再是家庭财富,反而演变成了家庭负担。
3、房子出租难度更大了
以前再差的房子,只要能够空出床铺,都能降价出租。毕竟需求旺盛,房东根本不愁找不到租客。
然而随着时间饱和、以及人口流动变化,再加上保障性租房供给增加,房东们想要像过去那样快速租房已经不太现实了。
尤其是人口持续流出的三四线城市,租房市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再加上年轻人对未来不确定性加剧担忧,很多人更倾向于低预算租房,房东出租困难就更大了。
比如今年2月,北京市经开区已经发布了“人才十条”政策,凡是来京求职人员可以享“7天免费住”,如果应届生求职成功,还可享受一次性3个月租金全免;如果应届生过了试用期正式入职,还可以享3年租金巨大优惠!
这个措施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向北京流入,但是那些原本人口多的城市却因此陷入了出租困境。
尤其是随着大城市越来越多利好政策推进,未来小城市留不住人,房东们就不得不面临房子出租难度加大。
如今,马云的预言已经一点一点实现。房子多的家庭想要快速变现,已经变得更难了,尤其是未来房产税落地,持房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建议有多套房的家庭未雨绸缪,别等到房子砸手里才后悔莫及。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