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团长打县城”!

山东景区推出沉“浸式抗日”项目爆火。

每天三四千人参与“攻打县城”。

结果等游客们热血沸腾完了,发现县城里烤肠15一根?

红色文旅项目成了利手段,情怀与现实,到底谁该买单?

根据推出“跟着团长打县城”这个项目的景区介绍,他们景区之所以会推出这个项目并非临时起意。

而是基于当地红嫂家乡旅游区运营多年沉浸式体验的经验。

这个“打县城”的项目是依托该地本就具备的红色文化基因与影视基地资源。



其中的高潮热血桥段是复制了经典《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经典桥段。

游客在“团长”的带领下,从动员誓师、领取道具,到实战攻城、冲破“日军防线”,一气呵成完成整个体验流程。

这种真实场景+角色扮演+群体协作,迅速激发了游客的参与热情。



“跟着团长打县城”的成功不是偶然!

它这场爆红的背后,是红色IP+短视频+文旅融合的产物,是社交媒体传播力与情绪营销的成功叠加。

据资料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自2008年建成,已拍摄过《红高粱》《铁道飞虎》等400余部红色影视作品,是国内知名红色拍摄地。



虽然说过去几年,景区知名度一直有限。

但自从去年国庆期间,多位旅游博主和自媒体在社交媒体上放出了自己“攻城”画面后。

这“跟着团长打县城”这个项目就开始迅速在抖音、小红书刷屏,“一夜出圈”!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现在的红色旅游正在努力“破圈”,从传统参观式教育,转向体验式沉浸。



有带着孩子来玩儿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孩子一开始只是来看热闹,但到了后面,他居然带着小伙伴组成小分队“打鬼子”,还喊自己拍视频。

诸如此类的热血留言在社交媒体上可以说比比皆是,短视频播放量更是超千万。

还有网友将这个项目称之为“最适合中国人的cosplay”,非常有还原度和互动感。



但随着项目爆火,也开始有人提出质疑。

部分网友认为:历史不是游戏!把严肃抗战历史变成角色扮演,是对历史的娱乐化消费。

更有专家指出,这类项目若缺乏专业指导,容易把历史简化为“打怪通关式”的体验,失去教育意义。



对此景区方面回应称:项目是希望以更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吸引年轻人了解历史,所有剧本设计、服装武器均参考正规影视拍摄流程,保证真实性与安全性。

但显然,如何拿捏好“沉浸”与“尊重”的界限,还需要景区和观众共同磨合。



就在游客还沉浸在“兄弟连”“血战到底”的情绪中时,现实却迅速泼下了一盆冷水。

“攻城是免费的,烤肠要命的!”

有实地体验者反映,景区内最受欢迎的就是烤肠摊位,一根标价15元。



对比景区外3元的价格,直接翻了五倍。还有8元的豆浆、10元的玉米,统统被网友归类为“情怀税”。

更有细心博主对烤肠成本做了拆解——烤肠进货价0.9元、电费和人工算2元,剩下的全是“氛围溢价”。

有人总结出“反宰客圣经”:“攻城前先吃饱,攻完县城就撤退。”



甚至有业内人士爆料称:烤肠摊一年竞标费高达50万元,商户自然要将成本转嫁游客。

网友纷纷开启吐槽模式:“冲锋不带饿着,结果我们进了县城,连口肠都买不起。”

“建议景区出‘战备口粮包’,攻下县城免费领。”



现实和情怀之间的裂缝,就在这些“烤肠数据”中被撕裂开来,游客不满的,不只是价格,更是对情绪消费变现方式的反感。

这也导致不少网友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要求景区公示商品定价依据,保障游客知情权与消费公平。

跟着团长打县城是一场体验,所以服务和消费更应该透明合理。



过度定价的出现,不仅会破坏了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也会损害了景区的好口碑。

在自媒体社交时代,口碑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引发负面风评,影响深远。

在红色旅游项目中加入商品经营并不违法,但关键是度。如果游客感受到的是被收割,而非被尊重,这份“沉浸式体验”最终只会变成“沉痛式回忆”。



从讲解员讲历史,到自己演历史,这种转变虽然充满争议,却也说明市场确实有需求。

毕竟红色旅游并不缺乏市场。

在往期的《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中可以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沉浸式红色旅游还是有比较高兴趣。



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体验的真实感、性价比与文化深度。

对于景区而言,“跟着团长打县城”的成功确实提供了方向——如何用当代话语体系激活历史文化的传播潜能。

从“情绪共鸣”到“商业变现”,中间应该加一道“道德闸门”!

有网友认为,红色文旅应该是“有教育功能的文化产品”,而不是“换个包装的爆款营销”。



尤其是在吸引青少年参与的同时,必须谨防把历史简化为“快餐式体验”,让孩子只记得“冲啊”,忘了为何而冲。

未来的红色旅游,或许可以借鉴“博物馆+互动剧本杀”“红色VR+场景任务”模式,融合历史严肃性与科技互动性。

同时,提升管理透明度,管控物价,建立游客反馈机制,防止“情怀”被消费殆尽。



毕竟即使是再动人的“冲锋号”,也不该掩盖一根烤肠背后的现实分歧。

当红色旅游开始“打进人心”,也意味着它不能再“收割人心”。

“跟着团长打县城”不该只是一次营销奇迹,更应成为一次关于“初心与底线”的全民思考。

非常感谢您能看到这里,那么对于这件事,您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发表您宝贵的意见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