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春】

2月4日或5日

立春:春之始,岁之端。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天的号角,唤醒沉睡的大地。



【雨 水】

2月19日或20日

雨水:春雨润,万物生。雨水节气,降水渐增,天地间一片润泽。



【惊 蛰】

3月5日或6日

惊蛰:雷惊蛰,虫梦醒。一声春雷响,蛰虫惊而出。



【春 分】

3月20日或21日

春分:昼夜均,春色半。春分之时,昼夜平分,春色正中分。



【清 明】

4月4日或5日

清明:寒食过,踏青时。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踏青赏春的欢乐契机。



【谷 雨】

4月20日或21日

谷雨:雨生谷,百物长。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雨水丰沛,谷物茁壮成长。



【立 夏】

5月5日或6日

立夏:夏之初,物繁茂。“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标志着季节的转换,万物从初生迈向繁茂。



【小 满】

5月21日或22日

小满:麦粒饱,江河盈。“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时节,夏熟作物的籽粒逐渐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故为 “小满”。



【芒 种】

6月5日或6日

芒种:忙收种,青梅熟。“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芒种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节,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夏 至】

6月21日或22日

夏至:日最长,夏正酣。“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这天,北半球白昼最长,此后白昼渐短。



【小 暑】

7月7日或8日

小暑:小热至,蟋蟀藏。“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小暑拉开了三伏天的序幕,气温逐渐升高,酷热初显。



【大 暑】

7月22日或23日

大暑:热三伏,夏之极。“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立 秋】

8月7日或8日

立秋:秋之始,禾乃登。“立,始建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虽暑气未消,却奏响了秋的序曲。



【处 暑】

8月23日或24日

处暑:暑气止,秋意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一到,燥热渐退,秋凉缓缓而来。



【白 露】

9月7日或8日

白露:露从白,秋渐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晶莹露珠。



【秋 分】

9月23日或24日

秋分:昼夜均,秋平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与春分一样,昼夜平分,却多了几分秋的静谧与深沉。



【寒 露】

10月8日或9日

寒露:寒凝露,菊正黄。“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寒露时节,气温更低,露水更寒,大地染上深秋色彩。



【霜 降】

10月23日或24日

霜降:霜降至,柿子红。“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色浓重,草木凋零。



【立 冬】

11月7日或8日

立冬:冬之始,万物藏。“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宣告冬日来临,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小 雪】

11月22日或23

小雪:雪初降,寒未深。“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 小雪时节,初雪悄至,天地间一片静谧。



【大 雪】

12月7日或8日

大雪:雪纷飞,兆丰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节气,雪势更猛,积雪加厚,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冬 至】

12月22日或23日

冬至:日南至,阳气生。“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冬至这天,北半球白昼最短,此后阳气渐生。



【小 寒】

1月5日或6日

小寒:寒尚小,梅初绽。“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小寒正值三九严寒,气温极低,大地冰封。



【大 寒】

1月20日或21日

大寒:寒至极,春将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也孕育着春的希望。

绘画:小林(林帝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