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名单,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确定了98个区域优秀案例。其中,普陀区成功上榜。
普陀为何能入选?
一起来看↓
书香氤氲中,阅读新风尚:技术赋能推进区域阅读的普陀实践
一、案例背景
舟山市普陀区有40多个居住海岛,阅读资源共享率低,海岛异地借还存在障碍,城乡居民综合阅读率差距较大,阅读活动服务有较大局限性,鉴于以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痛点,构建数字化阅读服务场景成为破解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普陀区以中央提出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号召为立足点,致力于推出“资源全整合、流通无障碍、阅读有深度”的全民阅读类智慧应用,激活全区阅读空间,共享阅读活动,优化阅读习惯,借助大数据、“智慧+”等技术赋能系列化阅读,以“智在阅读”平台联通教育系统图书馆与文化系统图书馆数据,整合全区阅读资源,实现全岛通借通还,打通区域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从而构建“线下有书、线上有数、全域图书馆、全岛读书人”的海岛全民阅读新生态。
二、思路与做法
(一)总体思路
聚焦读者群体,以“立德树人”作为总体指导目标,以提升广大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阅读素养为根本,建设“智在阅读”数字化应用,借助大数据、“智慧+”等技术,改善普陀区广大市民的阅读生态和文化氛围,融合形成舟山市普陀区全区一个图书馆、阅读一件事的新样态,实现区域内中小学图书馆纸质图书、公共检索、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等功能,促进系统互联互通,强化数据治理协同,读者可以便捷地在全区所有借阅点借阅图书,极大地方便借阅操作。通过线上、线下读书活动、书籍阅读测评、优秀作品评比等,为全域群众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
(二)建设实践
1.聚焦实际需求构建“131”体系。“智在阅读”已建立起一套从信息推送、图书检索查找借还、活动参与和数据汇集的完备体系,最大化地整合全区学校阅读资源,并已打通公共图书馆、城市书屋社会图书馆数据,实现海量阅读资源智能搜索。完成对全区18所中小学及普陀区图书馆、城市书屋的借阅设备改造,实现图书异点可借还,构建图书多向流通机制。
2.依托数字平台构建阅读生态。应用场景聚焦读者群体,围绕职能分工,协同部门配合,推动学校、公共图书馆、城市书屋等共同参与的综合集成智慧阅读,构建“图书管理与流通、阅读测评与推荐、活动组织与开展、阅读激励与培养、素养数据与分析”等5个多跨场景的驾驶舱。
3.建设多维度场景提升阅读体验。
(1)图书管理与流通场景。市民可以搜索查找全区域范围内的书籍信息,通过读者码实现对普陀区图书馆和校图书馆藏书的查询、预约和借阅。可以查询到本人在各馆的借阅数据,根据自身需求对已借阅的书籍进行阅读测评,并智能排序各图书借阅点距离,极大地方便约、借、还等操作。
(2)阅读测评与推荐场景。应用为读者提供好书、新书推荐、阅读排行等精准分析信息,提升读者的获得感和满足感。通过整合公共阅读资源,实现阅读数据流通,积极构建“人人皆读、处处能读、时时可读”的区域阅读生态。
(3)活动组织与开展场景。阅读活动是拉动读者参与智慧阅读应用的重要方式,丰富多样和多元的线上、线下阅读活动为全域群众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服务体验,使用户能及时掌握各类阅读资讯,创造更加丰富的阅读价值。目前已举办线上活动53期,校内悦读活动35期,校际连读活动12期,家庭约读活动35期和社会共读活动8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读书活动,致力于形成“阅读、悦读、愿读”的校园良好读书氛围,增进亲子感情和家庭阅读素养,通过驾驶舱呈现各项数据,实现有品质的全民阅读。
(4)阅读激励与培养场景。主要包括积分商城、积分排行、积分兑换等应用场景。通过积分排行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积分获得情况,同时可在积分商场中查阅积分等值商品,进入兑换流程进行物品兑换,增加阅读互动,激活全社会文化空间。截至目前,累计积分总量为452.02万分,最高分为6236分。
(5)素养数据与分析场景。通过数据实时采集和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实现个人阅读画像的描绘和对整个区域阅读行为的跟踪、把控和管理,形成区域阅读生态画像。为政府引导市民阅读、增加公共文化供给等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助力人文普陀、书香社会建设。
(三)主要成效
通过技术赋能,“智在阅读”突破了教育、文化体制壁垒,在将学校作为社会文化推广的落脚点的同时,拓展图书资源,方便百姓借阅,也为优质阅读资源引入学校提供更多渠道,实现了“三能”“三有”:一是能查,实现一站式查询全区馆藏阅读资源;二是能约,实现图书一键预约;三是能借,实现全区图书馆一码借还;有指导,助力教师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有活动,实现常态化阅读活动的组织;有数据,随时采集数据,量化构建书香社会建设长效机制。
1.纾解课程供给之困,实现“双减”下课外阅读的全面回归。从整本书阅读、全学科阅读走向全景式阅读,为师生成长搭建了阅读能量场。根据校园调研,满意率达到97.85%。学校的图书流通率由2021年的21.7%上升到53.56%;单月总借阅量从1058册增加至目前单月最高24000余册;人均借阅量从24册提升到59册。
2.运用智在阅读构建可视化数据,推动“数字赋能”下的全民“阅读共富”。应用上架以来,汇集图书信息103.68万册,全市注册用户13.9万人,累计访问量41.3万人次,上架阅读活动53项,参与活动人数达5.45万人。普陀区总借阅量103.11万册次,其中馆际互借量7257册次,应用使用率达69.97%。
3.运用智在阅读激活数据分析潜力,提供科学决策数据支撑。通过记录阅读行为,积累图书全域流通综合数据,实现从选书、读书、评书、阅读效果测评到分析整个阅读体验的可视化。通过收集群众的阅读画像数据,了解群众的阅读偏好分布,阅读差异等,为后续图书馆资源配置、公共文化设施财政投入等提供决策依据。
“智在阅读——全区智慧阅读一件事应用”入选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宁波市象山县、山西省繁峙县等多地前来实地考察,且被宁波市象山县复制落地,应用还在南京、哈尔滨、扬州、聊城等全国各地部署并得到好评。应用被列入浙江省2023年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被“浙里阅读”认可接入数据归集单位之一。多篇文章、案例获奖或出版:《技术赋能推进区域阅读的普陀实践》入选浙江省第一批中小学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智在阅读’应用助力构建全民阅读社会”一文在《浙江教育技术杂志》刊出(2023年第2期);“智在阅读:打造全岛悦读乐享新样态”案例编入《教育信息化案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技术赋能区域阅读资源共享的普陀实践”一文编入《2023国家级新区智慧教育发展研究报告》(上海教育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
【教育之江】【普陀教育发布】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温馨提示:“中国舟山普陀”公众号已更名为“普陀潮”。因微信推送规则调整,想要继续获取本地权威信息、一手资讯,请将“普陀潮”设为星标⭐️,并在每次阅读后点击“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