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众多明星怀揣着“带领华语音乐走向世界”的梦想,然而受多重因素制约,真正能达成这一目标的却寥寥无几。
但在二十一世纪初,有12个女孩做到了。
她们人手一把国风乐器,以民乐演奏的形式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不仅年入1.3亿,还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但就在大家伙都以为国风即将风靡全国时,十二乐坊却突然将重心转向日本。
如今多年过去,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到底过得如何?
冒险出走日本
2000年底,音乐制作人王晓京在九大音乐院校招了12个女孩。
不出半年,一个身着华丽古装,手持二胡、古筝、琵琶等国风乐器的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横空出世。
在传统民乐还“正襟危坐”的表演时,女子十二乐坊就像个“叛逆的少女”。
她们还将传统国风音乐和现代气息结合,激情澎湃的演奏瞬间打破了听众对民乐的刻板认知;
她们身着华丽旗袍,不仅弹奏乐器还翩翩起舞,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演出形式的认知。
2001 年,她们发行首张专辑《魅力音乐会》,该专辑成绩斐然,销量高达两百万张。
这12个女孩瞬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连央视也抛来了橄榄枝,邀请她们参加春晚。
在第一张专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王晓京开始着手计划乐坊的下一步发展。
每个音乐人都有着“将华语音乐带向世界”的愿望,他也不例外。
就在他为如何迈出第一步而头疼时,日本株式会社向乐团释放出合作意向。
日本人对东方文化似乎总有着超乎寻常的好奇心。
株式会社表示愿意为乐团在日本的发展提供支持,帮助它们宣传推广。
彼时的国内音乐市场尚未成熟,而日本拥有成熟的娱乐产业文化。
王晓京便下定决心,带着乐坊到日本发展,希望能借此打开国际市场。
出海之旅的盛与衰
初到日本,凭借着极具东方韵味的表演风格,女子十二乐坊迅速占据日本音乐市场。
为了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乐团和株式会社开始对女孩们进行全方位地包装和营销策略。
她们身着精心设计的传统服饰,将东方女性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借助株式会社的人脉渠道,她们频繁亮相电视节目,以此打开知名度。
紧接着,她们迅速推出进军日本市场的第一张专辑,令人意外地是,专辑取得了惊人的成绩:销量突破百万张,创造了海外音乐团体在日本市场的销售奇迹。
各种广告代言和演出邀约也纷至沓来。
许多知名品牌都开始邀请乐团与品牌合作代言、创作广告音乐,她们的形象开始出现在各种广告上、杂志封面上,甚至在街头小报上也都是她们的身影。
女子十二乐坊甚至在日本掀起了一股“中国民乐热”,不少观众在看了她们的演出后纷纷表示要学习二胡、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
部分日本学校还将中国民乐纳入了音乐课程中。
但繁华背后危机四伏,文化的差异让她们能够迅速脱颖而出,却也能成为制约她们发展的巨大障碍。
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为其他乐团演出提供了灵感,不少音乐团体纷纷效仿其表演形式,观众也因此分流不少。
日本的本土音乐在此期间也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流行音乐、动漫音乐不断挤占市场,十二乐坊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
再加上观众的新鲜感褪去,她们的表演风格存在局限性,文化的差异让这些日本听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随着听众的减少,当初一票难求的演唱会门票如今却迟迟卖不出去。
资本市场向来利益为先,诸多广告代言、演出邀约也都断崖式减少。
可外部的竞争和没落还未解决,她们的后院却悄悄起了火。
成员们劳累演出、收入分配不均、6名团员先后出走,十二乐坊在日本的发展似乎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而此时的国内,音乐市场生机勃勃,互联网的普及让音乐业逐渐走向繁荣。
国内市场听众对音乐风格的接受度逐渐提高,出现了不少民乐团体。
“自得琴社”就靠着新民乐在国内市场稳居一角。
反观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消失”多年转向日本发展,而此时,国内音乐市场正蓬勃发展。
不少网友调侃她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乐坊的自救
2016年,创始人王晓京离世,女子十二乐坊骤然失去了领头人。
此时,乐坊初代成员石娟决心做牵头人,重组乐坊,打算回到国内发展。
可此时的女子十二乐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红到可以上春晚那个乐坊了。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她们开始尝试新的演出形式:
借助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线上音乐会,首次直播就有五十多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在音乐创作上也开始融入现代元素,扩展了民乐的欣赏群体;
同时她们也开始走进校园,开展一系列音乐讲座,激发了不少学生对传统民乐的兴趣。
通过这些努力,她们也成功开始接到演出,在各种音乐会中露面,偶尔也上一些电视节目。
2024年,石娟团长重新打造新九人乐团演绎周杰伦国风作品,使传统民乐与流行音乐融合; 并于同年9月,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出席周杰伦2024世界巡回演唱会·南京站。
虽然不如当年那般红火,但她们也逐渐走出了“没落”的阴影。
她们充分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明白了“一招难吃天下鲜”的道理,开始在音乐风格上推陈出新;也明白了后备力量的重要,开始招募后代团员,保证乐团演奏水平的稳定。
如今,尽管难以重回曾经的 “顶流” 巅峰,但她们在困境中不屈不挠、不断创新的精神,为中国民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结语
从当初惊艳出世的民乐演奏领头者,到出走海外的闯荡者。
如今的女子十二乐坊似乎难以再回到二十一世纪初的“顶流”地位,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艰难求生。
从她们的诞生到出走日本再到回国发展,不难看出,市场的选择固然重要,但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部分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女子十二乐坊
音乐周报|你还记得女子十二乐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