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退休以后,为了打发漫长的时光,我开始参加社区摄影班。
年龄渐长,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曾经走过的路。
偶尔,我也会想起那段青涩又遗憾的高中初恋。
但我万万没想到,相隔四十多年后,命运会让我们再次相遇。
01
我叫杨立新,今年65岁了。
从技校毕业后,我进入了本市最大的汽车修理厂,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从最初的普通修理工,到后来的技术组长,再到退休前的车间副主任,我的人生几乎都献给了那个满是机油味的车间。
两年前办完退休手续,月领七千多的退休金,生活算得上安逸舒适。
但多年形成的作息习惯让我很难适应突然悠闲下来的日子,整天在家无所事事,连电视都看腻了。
还是我那贤惠的老伴儿提了个主意。
"瞧你坐在沙发上,跟霜打的茄子似的。"张桂芝端着一杯热茶放在我面前,"我叫你陪我去学太极你不去,叫你跟我跳交谊舞你也摇头。你不是整天抱着手机拍照吗?咱们小区就有个摄影班,专门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拍照,你去试试?"
我原本没太当回事。
在我的印象中,那些所谓的培训班不是小孩子上的补习班,就是大学生考证用的。我们这把年纪,还能学什么新东西?
可那天中午吃完饭,我实在闷得慌,就沿着小区的林荫道散步,正好路过社区活动中心。
门口的公告栏上确实贴着摄影教学的通知,说是针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教大家用手机拍出好照片。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走进了活动中心。
出乎我的意料,里面的氛围相当活跃。教室里坐满了跟我年龄相仿的老人,每人手里都拿着一部智能手机,认真地听着台上白发老师讲解构图技巧。墙上挂着不少照片作品,质量出奇地好,很难相信是初学者拍摄的。
这一幕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我本就喜欢摆弄手机拍照,只是总觉得自己拍得不够好看。如果能学到专业技巧,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我报名参加了每周三次的摄影课。
渐渐地,我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伙计,大家一起学习、切磋,还组织外出采风。有时候一整天下来,拍几十张照片是常事,那种充实感让我感觉自己年轻了十岁。
那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背着新买的摄影包去上课。天气格外晴朗,初春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我提前半小时到了教室,想向老师请教光线问题。
教室里已经坐了几个学员,其中一位穿着淡紫色针织开衫的女士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背对着门口,正低头翻阅一本摄影杂志,蓬松的短发略带银丝,却整齐有型。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她的背影莫名熟悉。
正当我疑惑时,她似有所感,转过头来。
我们的目光在空气中相遇的那一刻,我的呼吸几乎停滞了。
02
"杨立新?真的是你吗?"她惊讶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不敢置信的光芒。
我愣在原地,脑中飞速搜索着。这张脸虽然已经布满岁月的痕迹,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和优雅的气质,却让我想起了那个在高中时代如同繁星般璀璨的女孩。
"梁雪梅?"我试探性地问道,声音因紧张而略显干涩。
她轻掩嘴角,露出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微笑:"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能认出我啊。"
是她,真的是她!四十七年前,我在普通高中的校园里日思夜想的那个女孩,我的初恋,梁雪梅。
那时的我,是一个来自郊区小镇的腼腆男孩。而梁雪梅是城里姑娘,不仅成绩优异,还多才多艺,是学校合唱团的领唱。
我们因为同桌而熟识,从开始的互帮互学,到后来的心心相印,两人曾有过一段纯粹而美好的感情。
高中毕业前夕,我们曾许下诺言,无论将来各自考到哪所大学,都要坚持异地恋,毕业后再结婚。
然而,天真的计划很快就被现实击碎了。
我的大学梦因为家庭变故搁浅,不得不选择技校快速就业。而梁雪梅顺利考入了省重点大学中文系。
梁雪梅的父母也坚决反对我们交往。
"一个修车的,能给我女儿什么样的未来?"这是梁父对我唯一的评价。
压力之下,我动摇了。我确实给不了梁雪梅光明的前途,也不想拖累她。于是我选择了退让,主动与她保持距离,甚至避而不见。
但梁雪梅的性格一向倔强。一个夏日的傍晚,她冒着大雨来到我的宿舍楼下,全身湿透却依然坚定地看着我。
"杨立新,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只知道我爱你。咱们可以慢慢来,等我毕业工作了,没人能阻止我们在一起。"她的睫毛上挂着雨滴,又或许是泪滴。
面对她的执着,我心如刀绞却不敢松口。我知道自己的家庭背景和前途都无法与她匹配,与其让她为我放弃更好的选择,不如狠下心来斩断这段感情。
"雪梅,我们还是分开吧。你会遇到更好的人,我不想耽误你。"我避开她炽热的目光,语气冷淡地说。
"你...就这样放弃了我们的感情?"她的声音颤抖着,眼中的光芒逐渐暗淡。
我没有回答,只是低着头,不敢直视她失望的眼神。
"好吧,希望你将来不要后悔今天的决定。"她留下这句话,转身离去,背影在雨中渐行渐远。
那一刻,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追上去的冲动。但理智最终战胜了感情,我站在原地,任凭雨水打湿了衣衫。
一个月后,鼓起勇气去找她道歉时,得知梁家已经搬去了北方城市。从此,我们再无联系。心里的遗憾和自责,伴随了我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遇见现在的妻子张桂芝,我才慢慢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如今,我和桂芝已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婚姻路,养育了一儿一女,家庭和睦,生活安稳。
可此刻,看着眼前早已不再年轻却风韵犹存的梁雪梅,那些尘封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我淹没。
03
"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你住在附近吗?"梁雪梅问道,声音柔和得仿佛时光从未流逝。
"对,就住在这个小区。你呢?怎么会来这个摄影班?"我故作镇定地回答。
"我前段时间刚从北方搬回来养老,住在城东的华府小区。朋友推荐了这个摄影班,说挺专业的。"她轻松地解释道,眼中带着几分怀旧的神情,"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过得怎么样?"
我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当提到妻子时,我注意到她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你呢?这些年还好吗?"我问。
她微微一笑:"我大学毕业后在北方一家出版社工作,编辑了三十年的书稿,去年刚退休。至于婚姻..."她停顿了一下,"不太顺利,早就离婚了。没有孩子,现在一个人住。"
听她这么说,我心里有些复杂。正想说些什么,上课铃响了,我们只好暂停交谈,各自回到座位。
整堂课,我的心思都不在摄影技巧上,眼角余光不自觉地往她那边瞟。课后,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她主动加了我的微信,还问要不要一起去外面喝杯茶。
"今天恐怕不行,老伴在家等我吃晚饭。"我委婉拒绝,同时递给她一张纸条,"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空可以联系。"
"好啊,改天再叙。"她接过纸条,笑着说道,那笑容让我想起了校园里那个阳光灿烂的少女。
回家路上,我的脑海里全是梁雪梅的影子。那张曾经青涩动人、如今沧桑优雅的脸庞,仿佛两个时空的重叠,让我陷入了久违的心绪不宁。
到家后,老伴正在准备晚餐,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香气。
"今天学到什么新技术了?"张桂芝一边炒菜一边随口问道。
"就是一些构图和光线的应用。"我敷衍着回答,心思却飘得老远。
我站在客厅里,看着老伴忙碌的背影,突然恍惚觉得,当年我之所以被桂芝吸引,或许有一部分原因是她的背影和梁雪梅有几分相似。
这个想法让我有些愧疚,赶紧摇头将其驱散。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处于一种奇怪的亢奋状态。时不时地拿出手机查看,又担心老伴会起疑心。一周后的一个下午,趁桂芝去参加社区舞会时,我终于拿起电话,拨通了梁雪梅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她略带惊喜的声音:"喂,是立新吗?"
"是我。"我莫名紧张起来,"你这两天...有空吗?也许我们可以见面聊聊。"
"当然有空,我每天除了学摄影就是看书,时间很自由。"她爽快地回答,"要不就今天晚上吧?我把地址发你,你方便过来吗?"
我看了看时间,晚上七点,桂芝跳广场舞要九点才结束,应该来得及。
"好,你把地址发我。"
挂断电话后,我心跳加速,一种久违的刺激感涌上心头。
我迅速换上一件得体的衬衫和休闲裤,甚至喷了点许久未用的古龙水。
从小区打车到梁雪梅住的华府小区,大约二十分钟路程。
她住在一栋高层公寓的11楼,装修精致的单身公寓显示出主人的品位和经济实力。
坐电梯的时候,我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
她看起来还是那么年轻,这些年应该过得不错吧。
当年我们关系那么好,就差一点就走到一起了。
今天,是不是还能再续前缘?
我心里怀着一丝期待,敲了敲门。
几秒钟后,里面传来脚步声,门开了。
看到眼前的一幕,我的心跳骤然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