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团这5年,见过最为揪心的场景,那是去年秋天在黄山脚下。

72岁的王阿姨,紧紧地攥着登山杖,眼巴巴地望着缆车站,轻声问道:“我能上去吗?”她的儿子叮嘱:“海拔太高了,您千万别冒险!”

她盯着云雾里的迎客松;眼泪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转。70岁的坎,拦住了太多老人去看世界的脚步。



01健康是第一道坎,提前准备才不慌


70岁往后,身体状态和年轻时大不一样。


带过最省心的团队,是杭州来的“银发姐妹团”。
领队周姐,提前3个月,便开始忙活:先是收集所有人的体检报告,接着按高血压、糖尿病的情况,将药分装进小药盒,就连血氧仪都准备了两台。


爬长城的那一天,68岁的李阿姨,突然心慌了起来,周姐立马就拿出应急药,同时联系景区的医护人员。


她总说:“咱们年纪大了,不打无准备之仗。
过了70岁,身体就像精密仪器,多一份准备,旅程就多一份保障。


总结:健康,是旅行的底气,出发前多做准备,才能玩得安心。


02子女支持,是最好的“通关秘籍”


70岁,本应是轻松愉快地,享受生活,却常常因为子女的担忧,而绊住前行的脚步。

实际上,他们也渴望着能自由自在地,去追寻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记得,带云南团的时候,65岁的老吴,悄悄地跟我说,这其实是他,首次独自一人去旅行。


儿子原本反对,怕他迷路、生病。看他每日郁郁寡欢,悄悄给他报了名,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为了安全起见,他儿子不仅给他买了意外险,还提前联系我“特殊关照”。


一路上,老吴每天都会和儿子,进行视频通话以报平安,他在洱海边的时候,那笑容就如同一个孩子,轻松愉快。


他说:“孩子支持我出来,我这心里啊,踏实多了!
若家人能多些理解,70岁的旅程,也能走得更远。


总结:一句鼓励,一份关心,能让父母的旅程充满阳光。


03选对方式,旅行才更舒心


70岁之后,体力与从前相比大不相同,选对旅行方式着实至关重要。

曾带过,最为“疯狂”的一个团,成员是8位平均年龄70岁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呢并不急于赶赴景点,在婺源油菜花田一停留,便是三天之久,仅仅是为了等待那最为美丽的光影。

也带过,害怕劳累的叔叔阿姨,全程选择节奏缓慢的邮轮游,在甲板上晒晒太阳,看看表演,而且依旧玩得十分开心。

别再勉强自己,找到契合自身的节奏,70岁的旅途同样绚烂夺目。


总结:别盲目跟风,找到适合的旅行方式,才能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


04保持好心态,处处是风景


去年带西藏团,70岁陈叔怕高反严重,没敢去纳木错。大家都为他感到惋惜,不过他却面带笑容地说道:“留下些许遗憾吧,人生处处是风景!”

虽然不能去纳木错,却拦不住他去厦门游玩的热情。在厦门街头,吃着地道地炸五香,与面摊老板聊天,别提多惬意了。

年龄,固然会带来一定限制,但是心态却能够冲破边界。


总结:放下执念,享受过程,70岁的旅程处处都是好风景。


70岁,就好像是在旅游的路途当中,遇到的一道坎儿,不过只要把准备工作做好了,获得家人足够的支持,选对合适的出行方式,依旧能够去尽情拥抱诗和远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