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十载邮路传真情(主题)
——记白城市邮政分公司寄递事业部投递员葛建波(副题)
吉林日报记者 吴茗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记者走近一位用30年光阴丈量城市街巷的邮递员——白城市邮政分公司寄递事业部投递员葛建波。这位平凡的劳动者用50万公里的邮路、300万件邮件的投递,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劳动赞歌。
1993年,葛建波怀揣着对邮政事业的热爱加入邮递员队伍。同事说:“老葛的邮包里装的不仅是邮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份责任在2009年那个春天得到了最好的诠释。5月的一天,葛建波收到一封信件,信上字迹磨损严重,但能辨认出寄出地为中国台湾省,上面写着“八女大楼商店张某女士转张某收”。这个单位是十几年前的单位,按年代算,收信人可能已经退休。这时周围同事都劝他将信件退回,这样的“死信”很难找到收信人,但葛建波想如果信件被退回,这位寄信人可能再也联系不到自己的亲人了。
几经辗转,葛建波终于联系上收信人张女士。张女士表示,这是80多岁的伯父寄给她父亲的信件,多年未曾联系,现在信件中所寄的原工作单位早就不存在了,没想到能收到这封来自亲人的信。
多年的投递工作中,葛建波对“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他在投递之余,总是默默无闻地帮助那些在邮路上结识的有困难的人们,与许多用户结下“邮缘”。
家住新华街道民生社区的王大爷和老伴一起生活,由于孩子在外地工作,年迈的王大爷每次到银行存款、取款都很吃力。葛建波常去王大爷家送邮件,一来二去就和老人熟悉起来。王大爷看重葛建波的诚信、厚道,全权委托葛建波帮忙办理所有的存取款业务,葛建波也不负厚望,从未出过一点差错。为表谢意,王大爷送来一面锦旗,葛建波憨厚地说:“这都是举手之劳,老人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他的信任。”
辖区郭叔要盖仓房,儿女都在外地,老人为没人帮忙而发愁,葛建波送信得知这一情况后,二话没说,下班后领来六七个投递员,利用一周时间帮助老人盖好了仓房,郭叔非常感动,专门为葛建波制作了一幅字画,上面写着“草原鸿雁,服务于民”。
冬日的一个下午,葛建波为刘大爷送包裹。敲了半天门,刘大爷一开门,葛建波只见屋里满是积水,因为暖气水管爆裂,老两口满身是水。见到这种情况,他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就开始帮着修理水管,零件不全他骑上自行车就到外面买,修好后又帮刘大爷把屋里的水清理干净。回到家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湿透的裤脚早已冻硬。
“我的工作就是保证邮件不丢失,安全送到位,就算只是一封信也是如此。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30年来,葛建波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大街小巷,用他妻子的话说,“他一年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家长,邮包比我亲。”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先后获得“感动吉林邮政十大人物”“吉林好人”“白城好人”等多项荣誉。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