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交警在执勤中相继救助三名走失儿童,通过耐心沟通和联动查找,最终让惊慌的小身影重回亲人怀抱。
4月25日,南宁交警一大队民警骆茗在体强凯旋路口发现一名与家人失散的小女孩,通过现场安抚和联动派出所核查,最终与孩子家人取得联系将小女孩安全送回。
4月26日,南宁交警四大队辅警李子鹏及其同事在七岔路口巡逻时,接到热心市民移交的走失儿童。他们通过孩子提及的线索沿路搜寻成功找到孩子母亲。
同日,南宁交警机动大队民警陈旭接到市民求助称发现一名迷路小孩,希望交警部门寻找家属。经与孩子耐心沟通,孩子透露其亲属住在某小区。随后民警通过联系物业、走访居民,最终将孩子安全送回家中。
“五一”假期,不少家长趁着假期带娃外出
游玩之余这些安全问题一定要注意↓↓↓
谨防儿童走失
少年儿童天性活泼,安全意识较弱,在景区、商圈等人员密集区域玩耍时,一旦脱离父母视线范围,有可能与大人走失。
家长一定注意
请务必牵好随行儿童,可为孩子佩戴防走失手环或随身放置联系卡片,若遇孩子走失,立即向执勤警力或工作人员求助。
孩子一定注意
牢记家长姓名、电话,学会识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遇到情况及时求助。
不在汽车附近玩耍
由于孩子的个头矮小且在路边玩耍时呈下蹲、俯卧状态,汽车在侧方停车或倒车时,后视镜及倒车雷达经常会“视而不见”,从而酿成悲剧。
家长一定注意
尽到看护和教育的责任,让孩子明白,无论游戏多么有趣,都不可到路上玩耍。
孩子一定注意
不在停车场玩耍,注意观察车辆,不可横穿停车通道。
不独自过马路
有数据表明,在因交通事故致死的未成年人中,5-9岁的孩子占比最高。这是因为他们的视觉感官未完善发育,对车速和车距的判断能力较弱,过马路易“横冲直撞”,对危险的预估和防御不足。
家长一定注意
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行走必须要有家长或监护人陪护;带孩子过马路时,家长切莫松开孩子的手,并注意观察路况再通过,防止发生意外;同时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要闯红灯、不跨栏横穿,自觉通过斑马线、人行天桥等通道过街。
孩子一定注意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过马路走斑马线,多观察路况,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不在路上嬉戏打闹,不当低头族,远离大型车辆,避开盲区。
不乘坐违法车辆
由于违法车辆大部分车况性能较差,甚至还有即将报废的车辆,通常还存在超员、超速、非法改装、人货混装等交通违法行为,安全隐患较大。
家长一定注意
各位家长搭乘车辆时要核实驾驶人和营运车辆的资质,不让孩子乘坐无营运资质的车辆,同时教会孩子辨别并拒乘“黑车”以及超员超载的车辆。
孩子一定注意
出行时,尽量到正规场站搭乘公交车和有营运资质的客运车辆,不乘坐报废车、“黑车”、无牌无证车、拼装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及超员超载车辆。
不违规骑行电动自行车、摩托车
请广大家长切勿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给孩子违法驾驶,家长应妥善保管好车钥匙,并尽到监护责任,防止孩子私自违规驾驶。
家长一定注意
孩子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行驶,未满16周岁严禁骑行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更不能违规骑行摩托车或驾驶机动车(未满18周岁、未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严禁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
孩子一定注意
不能违规驾驶。在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乘坐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时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以上内容为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属柳城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中共柳城县委宣传部主管 柳城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图文来源:广西云
值班编辑:邓涛
责任编辑:韦晓平
值班总编:冯艳芳
责任监制: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