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很短,世界很大,祖国只有1个。真爱国,就坚持每月给国家提点利国利民的好建议,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抽空写写《路见不平一声吼》系列第5篇。
《建议婴儿不计入车载人数限制》
婴儿太小,只能由爸妈抱着,也不占用单独的座位,建议不纳入车载人数限制中。按现行规定,多数汽车只能载5人(含司机),2021年我国放开了三胎,但如果真生了3胎,全家出行打车就要打2辆才行。
2人照顾3个小孩在1辆车内还能相互照应,分在2辆车内是更加的不安全,这有违安全规定设立的初衷。
如果自己开车倒是5人全都可以坐下,但自己作为司机是照顾不了小孩的,剩下1人照顾3个小孩依然是不安全的,还是有违安全规定设立的初衷。
综上所述,希望将婴儿从车载人数限制中排除。
本系列文章中的建议皆已发给国务院,网址如下,任何人有建议都可以提。
https://liuyan.www.gov.cn/hudong/atwls/rmqz.htm
《建议允许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载1个成人》
我们小时候自行车一直是可以载人的,也没见出过啥事,相反,还提高了大家乘奔御风的驾驶技术和比翼双飞的跳车技术,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人车合一”的驾驶高手和机动部队,提升了全民身体素质和国防实力。
然而,不知从哪年开始,自幼体弱多病的专家们就提出了禁止自行车载人的新规,他们自己童年孤独不快乐、胆小如鼠、不敢骑自行车,还要拉着全中国人一起跟他们限速、限人、限行,跟他们一样娘炮!
希望国家不要被这些砖家欺骗了,少些一刀切的禁令,多些柔性的建议,要相信大众的智慧,相信大家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政策太刚性,哪怕初衷是为人民着想,也会被人民唾骂。
祖国的花朵,缺的不是过分的保护,而是接触真实的大自然,经受风吹雨淋的洗礼。这也不行,那也不许,还怎么成长?大家都是一路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偶尔摔个跤算个啥,倒了再爬起来继续骑就是了。
允许(电动)自行车载成人,有以下5大好处——
1、提高出行效率
减少重复出行造成的能源和时间浪费,解决12-18岁青少年出行困境(部分地区禁止搭载该年龄段人员),填补公共交通覆盖不足的空白。
2、降低出行成本,精准扶贫
降低家庭购车负担,1辆自行车就能让2人出行,减少购买第2辆交通工具的开支,减少碳排放。
相比汽车出行,自行车节省燃油、停车及维护费用,尤其适合收入有限群体,实现精准扶贫。
3、减少交通拥挤
自行车载人,可以大大减少私家车使用频次,缓解城市道路拥,可抑制15%-20%的电动车增量,促进"最后一公里"接驳效率。
4、推动车企研发载人安全技术
如果真关心大家的骑车安全,要改的应该不是人,而是车。比如加宽座椅、防滑踏板、智能限速、安装儿童座椅和安全座椅,开发2人自行车、多人骑自行车,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
5、增强全民身体素质
汽车开多了,人会越来越虚,因为缺乏运动,上班是坐,下班开车还是坐着。相反,如果允许自行车载人,很多人就会选择自行车出行。想锻炼身体的,可以载个大胖子,每天上下班骑出汗再吹个风,神清气爽!
6、增强社交和互动,提高生育率
我小时候苦练车技,能实现无手驾驶,翻山越岭、跳上跳下如履平地,想着将来可以自行车载着自己喜欢的人比翼双飞,结果长大之后,发现国家不允许双飞了
现在拍爱情电影,都不能拍情侣一起骑1辆自行车了。夫妻不能骑1辆车,兄弟也不能,大家各骑各的,还怎么培养感情?
《北大校歌》周保平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本文完)
我们要相信国家,也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谁都不当出头鸟,这世界还能由谁来改善?如果大家都只是私底下抱怨,政策又如何能够完善?你的逆来顺受只会让你的子孙后代继续承受你今日之痛。
因此,希望大家看完此文都能转变观念,从臣民真正变成公民,当国家的主人公,为单位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乃至中华的伟大复兴建言献策!!
以上建议在正式提的时候都需要适当润色,可回复“建议”获取更多成功案例与提建议的技巧。
https://liuyan.www.gov.cn/hudong/atwls/rmqz.htm
如果你觉得我提的建议有道理,欢迎转发,转发的人多了,建议被采纳的概率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