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享受五一假期时,日本那位坠坑三个月的74岁老人也终于“获救”了。
今年1月28日,日本埼玉县八潮市一路口发生大规模坍塌,一名74岁的卡车司机随驾驶车辆一同落坑被困。
5月2日,救援人员在卡车驾驶室里发现一名男子遗体,并确认其已经死亡。
据称,这就是三个月前坠坑的那位卡车司机。
而这历时三个月的救援,将日本人的严谨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来当天就能得救
其实这位司机在事故当天就应该能获救的。
据媒体报道,1月28日上午9点左右,八潮市一个十字路口突然发生路面塌陷。地面形成了一个直径约10米的塌陷坑,一辆白色卡车连同司机坠入坑中。
初期,因为塌陷坑深度有限,消防员很顺利地下到坑中,跟意识还算清醒的司机取得了联系。
直到下午1点,司机都还能与救援人员保持正常对话。
只是由于车门被卡住,司机暂时无法脱困。
两名消防员曾尝试从驾驶室后方救人,但因担心坑内落石而撤离。商议后决定先将卡车整体悬吊出坑,再营救司机。
有网友表示,这要是中国,不知道什么样的驾驶室能挡住消防员的破拆?
据说,这期间卡车司机曾自行爬出了驾驶室,但随即被救援人员“劝返”,要其待在车内等待救援。
然而在长达几个小时的起吊过程中,可怜的司机经历了吊车绳索当场崩断,更换更大型的起重机,以及塌陷范围开始不断扩大。
到次日凌晨3点,卡车在起吊过程中断裂,车头坠入下水道中被砂石和污水淹没,只吊起一个空荡荡的车斗。
司机也就此下落不明。
救人?先让120万人停用下水道
救援工作也就此暂停,因为面临情况不明的下水道,救援队展现了日本人的严谨。
埼玉县政府称,下水道破裂导致坑里积水、漏毒气,让搜救工作难上加难。而搜救的前提,是要保证救援人员的绝对安全
为防止情况恶化,埼玉县还紧急通知县内12个市町的120万居民暂时停用下水道,并要求周边居民疏散撤离,避免天然气泄漏危险。
而在这一过程中,路面塌陷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一个约40米宽、15米深的大坑。
卡车驾驶室也预计被冲到下水道下游大约30米的地方去了。
救援队现在在做什么呢?不是抓紧时间救人,而是停下救援工作,转而先对周边下水道系统开展修复和加固工程。
事实上,这个闯祸的下水道,早在2020年检测时就已经发现有管壁腐蚀形成的空洞,当时却以“结构稳定性尚可”为由没有进行任何处理。
也就是说,这场事故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在事故发生后,日本又启动了全国管道普查,但计划需要5~7年时间。理由是,要精确到“每一粒砂土的位移监测”。
人捞出来了,但不确定是不是之前那个?
其实,在车头重新坠入坑中,并被砂石和污水淹没后,司机就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性了。
但日本人就是本着“没有见到尸体就不算死亡”的严谨态度,硬生生将“救援工作”拖了三个月之久。
埼玉县原计划在5月中旬恢复救援行动,“幸运”的是由于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救援行动得以提前几天恢复。
在完成下水道污水疏导后,5月1日消防员首次进入管道内部,并传出“好消息”:车头里面有“疑似人形”的东西,且管道内部发生二次灾害的风险较低。
这下终于可以正式展开“救援”了。
5月2日,“人形”被找到,确定是已经死亡了的尸体,并被带出地面。
遗体被找到,且就是从追坑的车头中找到的,但即便这样,日本官方还不肯宣布三个月前追坑的卡车司机已经死亡,而是将遗体送去检验,以确认其身份是否为今年1月在事故现场失联的卡车司机。
当日,死者家属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事故发生三个多月后,我的父亲终于‘获救’了。遭遇这样的道路塌陷事故,是我们从未想过的事情。我的父亲被留在了那辆坠毁的车里,他是一个坚强的人,所以他一定在与恐惧和痛苦作斗争,想活着回来,直到他体力耗尽。”
不过在救援队看来,这所谓的“死者家属”的声明可能并非“事实”。
因为按照他们的严谨逻辑,既然还没确认遗体就是三个月前坠坑的卡车司机,那怎么能就此判断卡车司机已经“死亡”?
死者想要安息,可能还要等官方进一步的“严谨”论证……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看到这里就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