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单日涌入18万人创历史峰值,游客哭诉“4小时挪2公里”,文旅局连夜限流



“凌晨3点的漓江边,上万名游客摸黑弃车徒步,手机闪光灯连成银河!”2025年五一假期,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召唤,让全国游客挤爆这座千年古城——阳朔十里画廊变“十里停车场”,遇龙河竹筏堵成水上长龙,交警手持喇叭嘶吼:“别按喇叭了!筏工划桨都比车快!”



5月2日,通往阳朔的321国道变身“巨型停车场”,导航全线飘红。北京游客张先生一家从桂林市区到阳朔西街,78公里开了11小时:“服务区厕所排队2小时,最后全家用伞围成露天厕所。”

更离谱的是,凌晨3点仍有上千辆车滞留,游客打着手电筒夜爬月亮山,抖音话题#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堵#播放量破5亿。



桂林文旅局数据显示,5月1日全市接待游客18.7万人次,同比暴涨210%,其中阳朔县占比超60%。按县域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承载游客量达935人,是故宫极限容量的3倍。

漓江精华段竹筏排队超4小时,筏工老李苦笑:“以前一天撑4趟,现在8趟还堵在江面,桨都抡出火星子了!”



“游客把菜市场当景点了!”阳朔蟠桃路菜贩王阿姨抱怨,网红啤酒鱼店铺凌晨5点开始排队,导致本地人买不到新鲜食材。

西街民宿涨价至5000元/晚仍被抢空,有游客在ATM机房打地铺,环卫工凌晨清扫出3吨一次性碗筷。

尽管桂林提前启动“分时预约”,但黄牛利用虚拟手机号抢订,再以10倍价格转卖竹筏票。

阳朔县紧急限流——漓江日接待量从2.5万人砍至1.2万,却引发游客集体抗议:“开了2000公里,就为看电子屏提示‘今日已约满’?”

对比瑞士少女峰“缆车+徒步”分流模式,桂林景区仍依赖单一观光路线。

生态环境部监测显示,漓江核心段水质浊度同比上升30%,江底沉积大量塑料垃圾。

旅游专家疾呼:“当竹筏变成水上公交车,甲天下的诗意还剩几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