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这几年时不时路过南通滨江板块,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
每个月都有新变化,每次来都会反复爱上。
这个五一小长假,滨江正式交出了第一阶段的答卷——滨江之链滨水景观道实现全线贯通!
同时,滨江体育公园、滨江荟商业、崇川区图书馆滨江分馆等三大核心地标集中亮相,音乐节、落日市集、巨物风筝节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成功聚集起沸腾般的人气,共同绘就起充满活力的滨江“新主场”画卷。
从城市肌理的重新织补,到社区生活的真正开始,从此,滨江不再是遥远的可能,而是真实的日常场景。
这次活动的热势开场,不仅是滨江板块城市焕新的阶段性答卷,更像是一句城市宣言:
第一个五年,滨江有所成;下一个五年,滨江会更美好!
从规划蓝图到生活范本
滨江五年的全新兑现
以滨江为轴发展的大都会,如上海、武汉、重庆...都无一不是通过大力发展滨江从而推送城市功能的升级,南通也不例外。
彼时滨江片区,还是一片“临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的码头滩涂。
未搬迁前的南通港
2020年南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南通明确提出“打造城市客厅、国际街区”的规划目标,五山地区港口货运功能退出,老旧厂房迁出,12公里长江岸线得到修复,沿江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随后的5年,滨江板块更是用超前的规划与巨额的投入,精准把控「1年立框架、2年打基础、3年见成效、5年大跨越」的发展节奏,最终成就了如今鸟语花香的国际滨江。
2025年南通滨江板块卫星图
如今回头看,滨江走对了最关键的一步:实打实地“把一座板块做厚”了:
观江路(洪江路—姚港路)、滨江中小学周边路网、世纪大道(长江中路—跃龙路)改造提升等工程相继通车,交通脉络成型;
同步建设通师二附幼儿园、通师一附滨江校区、启秀中学滨江校区,一站式优质教育资源成型;
滨江花海、全地下管廊电力通道、约10公顷的滨江生态绿化带...一切都努力,在尽全力保留开阔的观江视野的同时,也让滨江板块成为南通市民日常可亲近的公共界面。
居住组团与公共服务系统同步铺开,从滨江道、滨江玺再到滨江荟,整个板块从空白变成热络街区。
在五月一日举行的滨江焕新礼仪式上,崇川区政府、南通城建集团、崇川国控集团、招商蛇口的各位领导悉数登场,共同见证滨江生活新篇的启幕。
滨江体育公园、滨江荟商业综合体、崇川区图书馆滨江分馆......一系列高品质生活配套的落成,正在将"滨江美好生活"的承诺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图景。
在活动现场,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深深烙印在每位与会者的心中:
“滨江没有走捷径,我们做的每一步都跟‘生活’这两个字有关。”
滨江五年的交卷,不是做出一座楼,而是交出一片可以居住、生活、社交的城市新肌理。
这一刻之后,滨江将不再是“规划里未来的滨江”,而是正在发生、真实生长、不断进化的滨江。
高级的“烟火气”
成为国际滨江生活的底色
城市的更新,不只是硬件在变化,更是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重塑。
这正是滨江板块下一步要着力表达的部分:
不是简单的“造楼”,而是构建一整套真正有温度、有连接、有未来感的生活场景。
这次发布会中,南通国控重点讲述了滨江荟邻里中心的整体规划与运营策略。
它不只是一个商业体,更像是一种“新型城市社区中心”的范本:
集中餐饮、零售、服务、教育、亲子、文化功能于一体
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商场”,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邻里公共空间”
未来还将引入便民市集、社区营造项目,激活日常的社交温度
简单说,就是你下楼买菜、喝咖啡、送娃上兴趣班、看场展览,甚至和邻居办一场草地音乐会,都可以在这里完成。
城市不缺冷冰冰的高楼,但我们真的太需要“高级的烟火气”了。
滨江正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滨江荟就出现了。
这里不是“高端Mall”,也不是“新地标”,而是为人而建的空间:
崇川区图书馆滨江分馆开馆,为板块居民提供便捷可达的阅读空间;
儿童友好动线,鼓励社交的广场设计;
聚焦社群运营而非单纯品牌引入;
从咖啡书店到亲子空间,从早餐摊到邻里集市,全是慢节奏生活的样子。
滨江荟现场图
这一切背后,是操盘手在滨江这片土地上重新定义“商业”二字:
“我们希望建一个‘开门即生活’的地方,不是复制模板,而是回应社区。”
这,才是所谓的“高级烟火气”。
在滨江,城市的烟火气还未来将继续升级:
以港池为圆心,加速开发高质量的 生态商业街区 ,引入 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综合购物、文化演艺 等多元化业态,编织24小时不打烊的滨江生活图鉴。
未来的滨江,必将成为一座“留人更留心”的城市名片。
体育+国际社群+高质量人居
新的五年,南通滨江大步向前
这一场发布会,其实不仅是回顾成绩,也是在预告未来。
站在滨江五年发展的“分界点”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继续建”,而是一次能级的跃升。
★从“全民健身”,到运动消费新主场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
4月29日,南通全市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动员全市上下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
会议指出,以五山滨江片区以及濠河5A级景区等为重点,深挖江海文化“特”的底蕴,深化文体旅融合,加快提质升级、强化宣传推介,聚焦水上文旅、低空旅游观光、县域旅游等拓展新赛道,更广泛集聚旅游的人气、商气。
这个五一开放的滨江体育公园,更提前精准“踩中”了南通全新的发展任务。
南通滨江不是只做体育场馆,而是要打造“滨江生态运动综合体”,要让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消费的一部分,未来将承担更多功能:
•日常锻炼、全民健身之外,还将引入赛事、品牌、消费场景;
•打通运动与咖啡、市集、阅读等业态的边界,构建“生活+运动”的融合空间;
•启动青年社群运营、户外品牌联动,滨江会成为南通“新中产运动生活方式”的实验场。
未来这块江岸边的空间,将不仅仅是几块标准球场,而是一个真正开放、融合、多元的生活场所。
•白天你可以在江边骑行、遛娃、滑板冲坡,晚上还能来露营观影、参加夜跑派对;
•不用开车,沿着绿道就能串起一整条运动+社交+休闲的活力链条;
•配合市集、餐饮、文创内容,还能做周末的微旅行目的地。
体育不再只是功能,而是滨江的“城市体验感”加分项。这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气质沉淀,也是一种活力的表达。
★从“外籍专家楼”,到多元共融的滨江社群
另一个重要的成果,是外籍专家楼的正式签约入驻南通滨江,成为接纳外籍贤士的居所,帮助他们了解南通,热爱南通。
这是在有关部门持续推动下,滨江板块向国际化、多元化人居迈出的关键一步。作为政府重点打造的"城市会客厅",滨江板块正以多元复合的人居范式,肩负起代言南通城市形象的新使命。
外籍专家楼并不只是“特供型公寓”,而是包含办公、生活、交流等多重场景;
搭配高品质住宅产品,滨江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混龄、混业、混文化”的新型社群;
国际教育、跨境医疗、外语生活配套也在逐步规划推进中。
未来滨江,不仅是一段江岸线,更是一种全新的高阶滨水生活模板。
写在文末:
城市的更新没有捷径,也没有速成公式。
每一条路的铺设、每一栋楼的落地、每一个配套的兑现,都是城市与市民之间最真诚的对话。
滨江板块这五年,从一张蓝图变成了一片生活场。下一步,它不再只是“长高”的问题,而是“长厚”的课题。
如果你也站在这片土地上,会发现:
不需要仰望高楼,只需要走几步路,就能看到城市变好的细节。
新的五年,我们继续见证更好的城市,更好的滨江。
⬇️左下角点击关注公众号,对话框内回复楼盘名称,一键查楼盘、加买房群。
免责申明:本文为广告,以上内容仅为对相关信息的介绍,不属于要约,不对公共设施、交通规划、项目外立面效果、装修品牌等作出承诺,具体以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政府审批及实际交付的状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