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十载锻铁骨,图海千寻辨微芒。
鹰目能裁星河裂,心灯长照万家窗。
从派出所转岗刑侦,由刑侦步入图侦大门,十五年的警营生活在一帧帧图像、一组组数据里度过,累计2万余小时的录像浏览量是他无声的战绩。与电脑为伴,与监控为友,方寸之间,他用数据点亮平安。
图像分析工作中的张刚。蒲江县公安局供图
张刚,男,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蒲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工作以来,荣立三等功1次,获得个人嘉奖3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3次。
图侦尖刀,解码时空的想象力
“图侦是站在时间裂缝两侧的博弈,既要回望案发瞬间,又要推演未来三步。”谈起印象最深的案件,张刚不禁感慨。
2019年5月,一群众报警称自己家中办婚宴时,发现放在卧室抽屉里的十万元礼金不见了,因其婚礼在老家举办,当天人流密集、来往人员复杂,也没有正对现场的监控,给侦查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张刚接到案件后立即前往现场勘察,将自己带入嫌疑人的视角,模拟整个作案经过,筛选出十余条可能路线,通过点到点的距离,测算作案时间,利用排除法,得到了嫌疑人最有可能的作案路线,再对行经该路线的人员进行回访,终于在一名摄影师拍摄的模糊照片中找到了蛛丝马迹,通过技术手段,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将其抓获。
火眼金睛,匠人耐心的不言弃
“他的眼睛像装上了像素分析仪。”说起张刚,周围同事打趣道。图侦工作是很枯燥的,往往一个画面要重复回看十几遍、几十遍,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坚持。
2024年3月,辖区一在建工地上发现约2000米电缆线被盗,估计价值约40万元。由于现场环境复杂,案发又是夜间,加上周边监控设施不全,给案侦工作带来不小阻力,只能走访调查和技术手段“双管齐下”。考虑到案发现场没有摄像头,张刚决定反向侦查工地背后整个片区,对盗窃手法、作案工具、销赃途径深入研判。历经一个多月通宵达旦的反复查看、对比分析,最终在海量的监控画面中锁定了嫌疑人踪影,为侦破这一起由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电缆被盗案提供了关键线索。
空地联勤,科技背后的赤子心
自2021年考取无人机驾照后,身为图侦民警的张刚就多了一份职责——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侦查,为动态调配警力,快速处置突发情况提供技术支持。2024年的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赛总决赛中,负责高空侦查任务的张刚在无人机巡航中发现有群众试图横穿赛道,而赛车车队即将到达,张刚立即联络指挥平台派人前往劝阻,及时消除了这一交通安全隐患,成功保障了赛事道路畅通。
张刚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侦查。蒲江县公安局供图
图侦岗位无疑是辛苦的,但和所有奋战在公安工作岗位上的同志们一样,每发现一个线索时的惊喜、每破获一起案件时的成就感都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警徽不分轻重、藏蓝不分深浅,这位“辨影追踪”的“鹰眼神探”将继续耕耘在图侦战线,执着而纯粹,坚定且无悔。(雷超刚、卢奕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