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小花(化名),是在2024年暑假的法治课堂上,8岁的她始终低着头。当讲到“隐私部位不可侵犯”时,她肩膀的颤抖让我揪心。再见小花,是在我查看被害人同步录音录像时。我惊讶地发现,视频中的小女孩正是小花。小花告诉民警,就在讲座前一天,小花被同村的郭某某猥亵,但上了那节“女童保护”课后,她勇敢地告诉妈妈并报警指认猥亵者。
面对有两次前科的犯罪嫌疑人,我们引导公安机关深挖线索,追加其猥亵另一名女童的犯罪事实,最终让罪犯受到法律的惩罚。
当法律的声音跑在罪恶前面,当检察蓝成为孩子们心中的保护色,我们愈发坚定:法治教育不仅要为受伤花朵疗伤,更要在荆棘生长前筑起围栏。
2017年8月,一封群众的投诉件,让我们了解到小光山矿区生态破坏等问题已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全面梳理问题症结,启动专项监督,综合运用检察建议、刑事立案监督等手段,推动4家行政机关立案处罚36起、作出罚款近900万元。
小光山矿区内的违法行为全面停止后,如何恢复小光山“绿水青山”原貌,成为我们关心的又一件大事。我们从齐抓共管的角度,强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共同推动小光山矿区的综合治理工作。经整治,小光山目前已实现补植复绿1000余亩。
如今重返小光山,满目苍翠中仿佛还能看见当年灰头土脸的我们:在堆积如山的资料里寻找破局关键,在深夜会议里谋划治理方案。六载春秋,曾经的疮痍之地已重新披绿,见证着公益诉讼从纸上论剑到落地生花的蜕变。这抹检察蓝描绘的绿色,正是我们对“国之大者”最生动的注解。
“小洪啊,先去烧水。”五年前驻村调解时,老书记的方法让我至今难忘。面对剑拔弩张的宅基地纠纷,我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准备“大展身手”,却被老书记按住了。看着他在茶香氤氲中聊家常、解心结,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我悟到:基层调解不是冰冷的法条对决,而是要在人情世故中寻找情理的公约数。
这份领悟在检察工作中愈发深刻。办理老陈与小蔡的“一袋辣椒”纠纷案时,我在接访室里泡起“和解茶”。从辣椒归属到邻里情谊,从互殴致伤到主动赔偿,当双方在茶香中放下芥蒂达成和解,我真正理解了司法不仅是惩恶扬善的利剑,更是修复社会关系的良药。
最难忘的还有一起性侵案件结案后,我们带着司法救助金和心理咨询师回访受害女孩时,她母亲颤抖着端来的那杯粗茶——入口苦涩却回甘悠长,恰似司法的终极价值:让受伤的心灵重拾尊严。
供稿丨洪璐曦 杨慜慜 洪心如
编辑丨张明明
审核丨郭有道 章哲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