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时代造就青年,青年不负时代。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2025年,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评选出677名新时代青年先锋。本报即日起开设《新时代青年先锋》专栏,展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广大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勇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力量。
尽管还在假期,陈梁顺每天依然放不下与帮扶孩子们的联系。
“要帮他们规划好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休息。如果家长和孩子吵架了还要及时电话沟通双方的情况。”他说。
今年38岁的陈梁顺是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队长。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陈梁顺还承担着帮扶社区青少年的任务。今年4月,陈梁顺被授予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家庭是个同心圆,圆心往往是孩子。一旦圆心偏移,家庭就难以圆满,进而影响社区安定。”陈梁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事帮扶工作还要从2020年的一次居民求助说起。
2020年,社区居民老魏打来求助电话,正在读初三的儿子迷上手游,成绩一落千丈。多次劝阻无效的老魏,情急之下强行“断网”,可这不仅没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儿子小魏选择绝食,把自己关在房间5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
接到报警后,陈梁顺赶紧上门调解。不过,他并没有急于让小魏开门,而是隔着门和小魏聊起了游戏。操作技巧、游戏皮肤、职业竞技,3个多小时的耐心聊天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小魏也选择开门见他。从那以后,陈梁顺一有时间就来看望小魏,与他聊心事、说趣闻,给他鼓励、听他倾诉。
最终,在第58次登门时,父子俩终于能够坐在同一张桌子前敞开心扉、平静对话。从那以后,一度想要放弃学业的小魏发生了改变,中考时成功考上了重点高中,如今已成为一名网络工程专业的大学生。
“每个孩子都像一把锁,都有独一无二的钥匙,要打开孩子的心门,唯有用心去做。”陈梁顺说。
陈梁顺帮扶小魏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的家长“找上门”,请求陈梁顺帮忙。为了能帮助更多青少年,陈梁顺将上海公安正大力推广的派出所、司法所、律所“三所联动”机制引入帮扶领域,依托专业力量,融合“法理情”,解决家长与孩子的难题。
2023年年底,一位小学校长向陈梁顺求助,五年级男生小徐经常欺负同学小顾。小徐顽劣的行为让其他学生家长忍无可忍,要求学校处分小徐,这让孩子间的矛盾升级成了家庭矛盾、家校矛盾。
于是,陈梁顺运用“三所联动”机制,请来校外辅导员、人民调解员、律师,以及校方、家委会代表,分别与双方家长沟通,分析问题原因,稳定大家情绪。同时,他以“警察哥哥”的身份给小徐开出“改正作业”,每周至少在学校做一件好事,并且定期到校检查。
在陈梁顺的督促下,小徐主动打扫卫生、帮助同学,顽劣形象大为改观。看到孩子的可喜变化,小徐父母主动站出来道歉,一场家庭纠纷就此化解,孩子的成长轨迹也在发生改变。
截至目前,依托“三所联动”机制,陈梁顺带领团队化解涉家庭、学校等突出矛盾纠纷30余起,成为“警队里的青少年问题专家”。
此外,为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的帮扶工作,2021年,陈梁顺依托嘉兴路派出所发起成立“警察哥哥姐姐听你说”社区少年服务队,将辖区内的青年民警、律师、社工等都拉进来,对辖区内青少年进行动态排摸,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2022年,社区少年服务队在虹口区铺开,陈梁顺带领9支社区少年服务队,先后帮助37人迷途知返。
2024年7月,组建社区少年服务队的做法在上海全市推开,350余家派出所全部组建社区少年服务队,1900余名青年民警、2200余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形成覆盖全市的关爱帮扶网络。
不少接受过帮助的孩子也主动加入这支队伍,成为帮扶志愿者。昔日的“网瘾少年”小魏,如今就成了陈梁顺的得力“助手”,经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开解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位在陈梁顺帮助下重塑亲子关系的“鸡娃妈妈”,专门学习心理学知识,如今成为陈警官随叫随到的心理咨询师。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陈梁顺说,每次看到帮扶的孩子和家人和解,重回正轨,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