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沿湖村像打翻的颜料罐。临时停车场里,各地车牌的车辆见缝插针地挤着。



戴遮阳帽的小女孩在渔耕伴读区,网兜里大鱼扑腾溅起七彩水珠。

沿湖村拉着6个村组了个旅游团。裔家村的牛肉汤摊位前,热气裹着肉香勾住食客的脚步。



三里桥的斟茶声和榨汁机的轰鸣,凑成了独特的乡村交响乐。利民村的套大鹅游戏区,笑声一浪高过一浪。上海游客周先生喝着奶白鱼汤,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浙江游客张先生本以为没地方吃饭,却在游客中心二楼发现了简餐食堂。庙头村的桑葚刚摆出来,就被游客抢空了。合玉村的金鱼池边,孩子们握着鱼竿,眼睛眨都不眨。



方家巷社区的红色研学线路,来了好多大小朋友。镇江的刘先生拎着黄珏老鹅感叹,一个村子竟能装下全镇的精华。首日数据很亮眼,11家餐饮、4家民宿、1家酒店全爆满,接待游客10876人次,销售额破30万。

这热闹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湖心岛星空露营、水上茶馆这些新项目,早成了游客打卡的新宠。邵伯古镇的龙虾节、朴园的花朝游园会,周边的热闹也给沿湖村添了把火。但最让人惊喜的,是各村都有自己的绝活儿,凑在一起就成了大热闹。

有人说,乡村旅游就是图个新鲜,热闹几天就过去了。



可沿湖村把服务做到了极致,游客中心的食堂、各村的特色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我个人觉得,这种“一村一品”的抱团模式,才是乡村旅游的长久之计。当城市人厌倦了高楼大厦,乡村的烟火气就成了最吸引人的地方。



鱼市上的吆喝声还在耳边,农家乐的香味还在鼻尖。

沿湖村的五一,不只是一次旅游热潮,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但热闹之后呢?如何让这份热闹一直持续下去?

或许,留住游客的胃,更要留住他们的心,让乡村的魅力,不止在五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