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的云南山村,天还没亮透,王文林就往羊圈赶。推开门差点没站稳,一只大母羊倒在血里,脖子被咬穿,围栏断成几截。



这羊是家里的“摇钱树”,婆娘等着卖了换年货,娃的学费还指着它呢,咋能不心疼?王文林喊来弟弟王文才,哥俩蹲在圈边抽烟,烟头明灭间全是火气——必须把这吃羊的野兽揪出来!龙台村藏在大山深处,石头缝里抠粮食,山坡上放几头羊,是多少人家的活命钱。

头回羊被咬,他们当是野猪干的,布了捕兽夹,第二天却见夹子上挂着白乎乎的毛。

“不是野猪毛啊。



”王文才捏着毛犯嘀咕,可山里能有啥?

豺狼也没这毛色,两人没多想,扛着土枪就追。

追到水打沟树林,树杈间白影一晃,王文林抬手就是一枪。那家伙掉下来又爬树,第二枪才咽气,走近一看,俩兄弟都傻了——白胖白胖的,不是熊猫是啥?



国宝?

他们不懂,只知道羊被咬死得讨公道,这“野兽”还能卖点钱补损失。

剥皮割肉70斤,4800元揣进兜,兄弟俩觉得“划算”,却不知道一张法网正慢慢收紧。12月底,有人在市场瞧见“熊肉”不对劲,举报到森林公安局。DNA检测结果让办案民警心头一沉:大熊猫!



这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顺着线索查,中间人李克全最先松口,“是王家兄弟拿来的,说山上打的野兽。”2015年3月,警车开进龙台村,王文才家里搜出带血的熊猫皮,王文林第二天自首,交出了熊猫胆。

法庭上,兄弟俩直抹泪,“不知道是熊猫啊,就想着羊被咬死了得报仇。”法官叹气,国法无情,非法猎杀、售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情节严重就是重判——王文林13年,王文才11年,都罚1万块。消息传开,网上吵翻了。

有人拍桌子骂:“熊猫是国宝,杀了还卖肉,判得轻!”也有人摇头叹气:“穷山里头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羊被咬了也是真急眼,不然谁会冒这险?



”村里老人蹲在墙根抽烟,吧嗒吧嗒说:“俩壮劳力进去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以后日子咋过?”这事儿像根刺,扎在人心上。

为啥会闹成这样?

穷是底色,法律盲区是祸根。



龙台村太偏了,电视信号都不稳,外头的普法宣传到不了山里头,村民只知道“野兽吃羊该打”,哪晓得有些“野兽”碰不得?再说家里那几只羊,对兄弟俩来说就是命根子,辛辛苦苦干一年,一场空,换谁不心疼?可心疼归心疼,国法大如天,熊猫是国宝,保护了多少年才从濒危走到易危,哪能说杀就杀?

这事儿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山高路远不是法外之地,保护动物和百姓生计的矛盾,得有个解法。后来听说,当地林业部门进山搞宣传,拉着大喇叭讲“哪些动物杀不得”,发的手册上印着熊猫照片。

政府也搞起了扶贫,教村民种特色药材、搞生态养殖,想让大家兜里有钱,不再盯着山上那点“野味”。可王文林兄弟的事儿,终究成了教训。

一只羊、一只熊猫,两个家庭的命运就这么被改写。有人说他们活该,国法面前没理由可讲;有人说他们可怜,穷和无知让他们踩了红线。但有一点清楚明白:保护野生动物,是底线,碰不得,不管有啥理由。

现在再看那片山林,熊猫脚印或许还会出现,可村民们都知道了,遇见了要躲着,要上报,再不能像从前那样冲动。只是每次说起这事儿,总有人叹气:“要是早知道,要是日子没那么难,是不是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一只羊换十年牢,国法和生计的账,从来都不该算成死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