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昭安

石虎(295一349年),字季龙,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以其杀子乱淫虐民等一系列残暴行为而被后人所诟病。


一、血腥的征伐与屠杀

石虎在军事征伐过程中,手段极其残忍。

他率军与东晋、前燕、前凉交战,攻城略地,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屠杀。在攻占某些城池后,他下令屠城,无论男女老幼,皆不放过,鸡犬不留。

这种屠城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更是一种惨绝人寰的自我宣泄。这使得许多曾经繁荣的城市变为废墟。军中有勇敢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将士,也往往被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前后所杀甚众。


二、大兴土木与劳役百姓

石虎热衷于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征调数十万百姓作为劳役。这些百姓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和田地,在艰苦的环境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由于工程浩大,加上石虎对工程进度的苛求,许多劳役百姓不堪重负,累死在工地上。石虎建造宫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民造福,他却如此劳民伤财,最终使国家陷入困境。

石虎为聚敛金帛,发掘前代帝王陵墓。又发近郡男女16万人,车10万乘,运土至都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隅筑华林苑。华林苑的城墙就长数十里。天寒地冻,役夫冻死路上的有近万人。

三、杀子并滥杀无辜

石虎的儿子石邃被立为太子后,因一些小事触怒了石虎。石虎没有采取理性的教育或者惩戒措施,而是将儿子及其家人共26人全部诛杀,并杀害东宫僚属200余人。都说虎毒不食子,石虎真是比虎还要毒!他的这种杀子和滥杀无辜的行为,严重违背了人伦常理。这反映出他内心的残暴和对亲情、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也让宫廷中人陷入了恐惧和混乱之中。

某年境内大旱,庄稼歉收,粮食严重匮乏,饿殍遍野。河南的百姓大都流亡到东晋。石虎怪罪河南刺史管理不善,将其及其手下官员50多人全部斩首。


四、荒淫无度的后宫生活

石虎在后宫的行为堪称淫乱。他不断地搜罗美女佳丽,夺人妻女3万余人填充后宫,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他对这些女人并无尊重,只是将她们视为自己的玩物。这种荒淫的生活方式,不仅践踏了女性的尊严、剥夺了女性的自由,也使得整个宫廷风气糜烂。更为严重的是,他的这种行为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让人们对伦理道德的观念逐渐淡薄。

总之,石虎在位期间的这些残暴行为,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者不在少数。社会动荡不安,国家也在他的统治下逐渐走向衰落,风雨飘摇。他的这些暴行,是对人性、对社会秩序、对道德伦理的严重破坏,成为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残暴统治的案例,时刻警示着后人:权力如果不受约束、不被监督,任掌权者随心所欲、肆意妄为,将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


【作者简介】曾昭安,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干部,文学、文史爱好者,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小有成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