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美军下一代制式步枪XM7的激烈论战在华盛顿年度现代海军陆战队防务展上爆发。陆军上尉布雷登・特伦特携带详尽调研数据直指 6.8 毫米XM7步枪存在 "灾难性缺陷",从15.4磅超重战斗重量到 8万PSI(磅力/平方英寸)超高膛压导致的部件断裂、枪管报废,甚至在实战模拟中出现 15分钟打光弹药的尴尬场景。而武器制造商西格绍尔当场甩出12.万PSI 极限安全测试数据,反控军方基层军官 "存在重大认知盲区",这场针尖对麦芒的技术攻防战,直指美军数十亿美元新武器项目的隐秘角落。

作为取代 M4卡宾枪的 "未来战士核心装备",XM7自 2022年击败众多竞争对手以来就争议不断。特伦特在海军陆战队远征学院的研究显示,这款采用活塞导气系统的新枪存在反人类设计:拉机柄操作时会撞击枪托,迫使士兵采用 "向上提拉" 的非常规动作,已有 3 起实战中拉机柄断裂案例;号称 "人体工学优化" 的双侧弹匣释放钮,竟频繁因触碰防弹衣导致弹匣脱落,逼得士兵自行改装。最致命的是弹药设计缺陷 —— 为满足3000英尺/秒初速要求,不得不使用超高膛压弹药,导致 2000发射击后所有测试枪管出现永久性膛线刻痕,而这在行业内被视为 "磨合期刚过"。

"当士兵带着 140 发弹药冲上战场,对手却握着 210 发的 M4 时,这不是升级而是战术倒退。" 特伦特在实弹演习观察中发现,配备 XM7 的步兵排竟在 15 分钟内打光主副弹匣,不得不向通讯员和军医借用弹药。更严峻的是重量问题:仅枪械加 7 个弹匣就占去 55 磅单兵负荷的近一半,"这意味着士兵要在缺水少弹的情况下多背 10 磅金属跑马拉松"。

面对 "武器不适格" 的致命指控,西格绍尔迅速展开技术反击。战略产品总监杰森・圣约翰当场公布核心数据:XM7 实际工作膛压稳定在 7.7 万 PSI,且通过12.5万PSI 极限压力测试,"比传统5.56 毫米弹药的 6.5 万 PSI 安全阈值高出近一倍"。针对枪管寿命争议,他强调量产型号经测试可达 1 万发寿命,远超陆军要求的 5000 发标准:"我们在枪管堵塞这种极端故障测试中都未出现安全问题,所谓 '2000 发报废 ' 的说法毫无依据。"

这场技术博弈背后,折射出美军轻武器发展的深层矛盾。XM7 作为 "下一代班组武器" 计划的核心,承载着美军在中东战场被对手射程压制的十年隐痛,却在列装首年就暴露出可靠性、人机功效与后勤适配性的多重短板。当特伦特引用五角大楼测试评估办公室 "72 小时任务无故障概率低" 的官方结论时,西格绍尔则搬出陆军官网 "显著提升杀伤力" 的公开承诺,双方围绕 "战场效能" 与 "技术成熟度" 的角力,本质上是装备革新派与实战派的路线之争。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争议恰发生在美军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编制改革之际,55 磅单兵负荷红线与百亿美元装备预算的冲突已浮出水面。当基层军官用实战数据质疑 "技术跃进",制造商用实验室数据捍卫商业利益,夹在中间的陆军面临艰难抉择:是继续推进这个寄托着口径革命梦想的 "未来武器",还是重回成熟可靠的旧体系?这场发生在防务展上的公开论战,或许将成为美军轻武器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