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 通讯员 杨雪
在无棣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水湾镇全面对标县委“1566”工作体系,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抓好“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干部内生动力、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三大行动”,大力实施“十个一工程”,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突出“一所一厂”
“一所”指的是镇级党群服务中心。水湾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计划投资600万元建设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一处。目前,各项规划和手续正在办理中,预计4月底开工建设。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可弥补水湾镇在便民服务方面的短板。同时,将探索在“枣先一步”核心区设立办事处级党群服务点,辐射周边村庄,为群众搭建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
“一厂”指党建微工厂。近年来,水湾镇抢抓全县“星火工程”契机,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稳步推动“微工厂”建设,截至目前,已对接盘活闲置土地164亩,建成“微工厂”14处,陆续引进德成食品、山东嘉贝通、景晓商贸、腾达混凝土、林和生物、泽宁塑业、雷威户外、百年塑业、丰泰食品等项目9个,涉及芦苇加工、塑料制品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机械加工、建材加工等产业,帮助80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每年工资性收入超过6000万元;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带动全镇36个村增加村集体收入280余万元。
聚焦“一线一区”
“一线”指的是津潍高铁沿线。挖掘高铁无棣站紧邻水湾镇路杨村的区位优势,围绕站点建设,做好结合文章,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把水湾区位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带动冬枣产业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区”指“枣乡水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在2024年完成推进区设施改造、景点打造、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启动“枣先一步”核心区二期项目建设,突出农村自然生态,建设“时光廊”历史文化区、“枣花源”休闲民宿区、“鱼乐圈”垂钓餐饮区,城东水库观光旅游示范区;在乡村产业上下功夫,以“农”为特色,打造符合水湾特色的乡村农家乐项目,建设产业型与城郊融合型农、文、旅休闲片区,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一重一大”
“一重”指的是服务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确保总投资1.36亿元的丰泰现代食品科技产业园一期,总投资1.2亿元的年产5万吨塑料制品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的高端户外装备生产项目,今年上半年全部投产;总投资1.2亿元的高档芦苇制品加工项目、总投资2600万元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工项目、总投资8200万元的宠物饲料加工项目力争落地。水湾镇现有5家规上工业企业,1-3月实现工业总产值6057万元,同比增长34.1%。
“一大”指优化大环境。积极打造宜商宜居宜游的发展大环境,在医养结合、乡村振兴、农田水利等领域争取上级资金,全力优化津潍高铁、社会职业教育基地、城东水库、敬田颐养园等全县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
提升“一帘一枣”
寻优做强苇帘和冬枣两个特色产业。现在水湾镇已经基本形成了“南冬枣,北苇帘”的发展格局。冬枣产业,去年蔡河路沿线路域经济发展明显多于往年,今年,水湾镇将依托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和高铁沿线,进一步规范有序发展,结合电商经济和旅游产业,投资470万元建设高标准冬枣种植园,投资400万元建设农副产品电商服务平台,2025年力争枣产业有一个大的提升。苇帘产业,主要还是以芦苇出口为主打,围绕产业链延伸,高升、海州江在这个产业有广阔的前景。还有一个产业就是高效农业。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土地流转,宗西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是成功的经验之一,力争2025年在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增收上有一个大的突破。
关注“一老一小”
“一老”指的是擦亮“孝德水湾”基层治理品牌。“一老一小”关注度高,服务要求标准也高。水湾镇将充分利用好、发挥好已经建成的县域医疗分中心的作用,全面提升全镇的医疗服务能力;水湾镇的全科大网格、雪亮工程等一直走在全县前列,将持续深化“三治(德治、法治、自治)融合”,发挥镇矛调中心的中坚作用,创新“12345+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一小”指打造儿童友好社区。在刘李社区建成儿童友好社区基础上,巩固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镇成果,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全镇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下一步,水湾镇将铆定高质量发展一张蓝图,进一步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鼓足求真务实的干劲,弘扬守正创新的闯劲,激发攻坚克难的拼劲,坚持锲而不舍的韧劲,为加快推动“强优富美”品质无棣高质量发展贡献水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