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去,定生不良。
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这到这段话很多人应该都猜到出处来自大名鼎鼎的古典小说《西游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奇过这个所谓的“九幽之处”到底是指什么地方?
今天老K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九幽”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与“九重天”相对应,“九幽”是数量词,幽字有幽静,幽暗隐藏之意,九幽中的九字,只是因为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在数中最尊贵,所以有“极限”之意。九幽是指地底最深最深处,形容极高和极低的地方。通俗说,九幽之处就是比十八层地狱还要更深的地方!是三界中最阴暗、最恐怖的地方。不管是凡人还是神仙到了这里,就会魂飞魄散,整个人彻底从三界消失,连轮回的机会也没有。”代表地底的极限深暗之处。根据道教典籍《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九幽由北斗星所化,按八卦九宫分布于九州,是纯阴无阳之地,象征浊气下沉的极致空间。盘古开天辟地后,清气上升为九重天,浊气下沉形成九幽,称为“绝地”
- 道教体系:九幽地狱由太乙救苦天尊(道教三清之一元始天尊的化身)治理,其坐骑九头狮子(九灵元圣)可一声吼叫打开九幽之门。道教认为九幽是罪孽恶念所化,若世人皆善则此狱不复存在。
- 佛教体系:传统佛教地狱为十八层,由地藏王菩萨掌管。但《西游记》融合佛道设定,将九幽描述为超越佛教地狱的更深处,凸显其道教背景
最近有人去泰山旅游的时候,在泰山上见到这样一幅画,上面写着“永居九幽”,这是什么意思?
还真的有说法,在《道法会元》记载:“若镇凶魂,当刻其形于石,书九幽之名,以泰山之重封之”。
在汉代典籍《博物志》提到“泰山主生死”,泰山神(东岳大帝)掌管阴间,泰山下的“蒿里山”被视为灵魂归宿地。
镇邪传统:泰山石素有“辟邪”功能,民间有“泰山石敢当”习俗,即在路口或宅院立刻有“石敢当”的泰山石,以镇压恶鬼、消灾解难。
石刻上的“小人被压”可能属于此类镇邪符号的变体。
泰山神主管生死的说法由来久远,见诸经史。
东汉镇墓文中就常有“生属长安,死属泰山”的字样,到这里泰山慢慢就成为了冥界都城,到东汉末年,魂归泰山、泰山掌死的说法彻底夯实,到了《博物志》中更是认为泰山是天帝的孙子,主管召人魂魄,掌生命之长短,泰山神化了之后,自然就需要一位代言人了,泰山府君也就自然孕育而生了,《神异经》中还介绍了泰山府君世族谱系:盘古之子赫天于三皇时代入驻泰山,世代居此,赫天的孙子少海,娶弥轮仙女,仙女梦吞日月,生二子,长子金蝉,即东毕帝君或是东华帝君,即东王公,次子金虹,即东岳帝君就是泰山府君。
汉代冥司系统,几乎是人间官僚系统的翻版,整个冥司以泰山府君为尊,总掌死籍,驱役鬼使,入人间拘拿生魂,泰山掌死的传说一直延续到唐代晚期,地位才逐渐为佛教的冥界系统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