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楼梦》中的“主角”,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贾宝玉,因为书中的主视角就是贾宝玉,很多事情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

但是有一点很奇怪,“宝玉”这个名字,是他的小名。

书中出场的所有人都在叫他这个小名,没有人提到过他的大名,那贾宝玉的大名叫什么?



宝玉何来?

贾宝玉这个小名,起源于他娘胎带的那块“通灵宝玉”,那么这块“通灵宝玉”为何会与贾宝玉一起降生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块玉跟贾宝玉还真没有关系,但是这块玉很重要,如果没有这块玉,后续可能就没有故事了。



与其说主角叫宝玉,不如说他带来的这块玉才是“主角”,因为这块玉才是故事的见证者……

在很久很久之前,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天给捅破了。女娲娘娘炼石补天,这才让天下免去一场大祸。

但是女娲娘娘在炼石头的时候,为了以防万一,多准备了一块石头。



按照女娲娘娘的精密计算,补天一共需要三万六千五百块大石头。

女娲娘娘将之前弄来的五色石融化,于是便有了粘合剂,再将这些大石头粘在一起,补在天上。

搬石头的时候,女娲娘娘心想:万一有石头缺了角怎么办?不能让天上漏风啊!



于是女娲娘娘就准备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万一有出了问题的石头,就用新的补上去。

在补天的过程中,还真就出现了这么一块石头,缺了一个角,与其他石头不能严丝合缝地粘在一起。于是女娲娘娘就抛弃了这块石头,换了块新的。



等补天工程结束之后,女娲就去休息了,而那块无缘参与补天工程的石头,就被留在了大荒山无稽崖之下。

不知多少年过去,这块石头也诞生了灵智。不过这块石头的灵智与孙悟空那种又不一样。

孙悟空生活在花果山上,整天看着山上的猴子跑来跑去,于是他也成了猴。



而这块石头在山下见不到猴,更见不到人,它什么也见不到,只能继续当石头。

其实自从这块石头诞生灵智之后,他的心情就一直很不好。当初他兄弟姐妹全都上天立了大功,只有他天生残缺,被留在这里自生自灭,任谁来也无法释怀。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在这里苦等。



他等了很久,不知道多少时间之后,终于有人来到了这里。

只见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结伴而行,一路上有说有笑,谈论了不少凡间之事。

这块石头从这两人口中得知了凡尘之乐,心中不免有些向往,于是它开口留住了两位仙人。



这块石头希望这两位帮自己一个忙,带自己去红尘中玩一圈。

那两位见到这么个“奇物”,也感到很新奇,于是就想帮他一把,但是在走之前,有些事得说清了。

这两人告诉这补天之石,红尘之中多欢乐,但是也多苦难,将来遇上难事了,也别埋怨他们俩。



这石头心里很着急,立马就答应了下来。再就是这块石头太大了,实在不好带走,必须得换一番“样貌”才行。

等将来这块石头在凡间了却心愿,就会回到这里来,再变回“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的石头。



其实按照书中所说,这《红楼梦》的故事根本就不是曹雪芹写的,而是这块大石头上写的。“空空道人”将这块石头上的故事抄了下来,让这个故事流传于世间,而曹雪芹不过是收集者。

也就是说,《红楼梦》里的故事,都是这块石头在凡间的经历。



其实,贾宝玉出生时叼着的就是这块变形后的“补天石”,他跟在贾宝玉身边,看完了贾家的故事。

这块石头站在第三人称的视角,又将这个故事讲了出来,由于它一直跟在贾宝玉身边,因此整个故事中,多是以贾宝玉的视角来看的。



一段风流冤孽

我们回到这些事情发生之前,回到补天石与那两位仙人说话的时候。

那两位仙人说完之后,这石头依然要入红尘游玩,于是那位看起来像是和尚的仙人,运用法力,将一块大石头化作了一块宝玉,还在上面写了几个字。



随后就把这块玉揣进了袖子里,下凡去了。那个道士模样的人问那个和尚,你想把这家伙带到哪里去?

那个和尚胸有成竹地说:“最近正好有一桩大事发生,几个关键人物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而和尚口中的“大事”,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这段“孽缘”。

西方灵河的岸边,有块三生石,三生石边,长着一棵绛珠草。

绛珠草本来没什么稀奇,但是赤瑕宫里的那位“神瑛侍者”,看这株小草可怜,于是便总来给它浇水。



这水带有天地灵气,让这株小草的修行速度快了数倍不止,很快便修得了人身。

而那位神瑛侍者,最近凡心大动,在警幻仙子那里报了名,要去凡间玩一圈。

这警幻仙子与绛珠仙子关系很好,便将此事告诉了绛珠仙子,并且建议她趁机去将“灌溉之情”偿还。



绛珠仙子倒是很冷静,她想了想,决定也去凡间走一圈。

但是她只是一株草,没有什么法力,更无法偿还“甘露之恩”,只能是投胎下凡,将自己这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

不久之后,那带着石头的两位仙人来到太虚幻境,找到警幻仙子,将那块补天之玉给了神瑛侍者。



降生于世

不久之后,这两位都下凡来了,绛珠仙子就是林黛玉,神瑛侍者便是贾宝玉。

按照贾宝玉这一辈的哥哥们来看,贾宝玉的大名必然也是“王”字旁的字。

前面的哥哥有贾珠、贾琏,后面还有一个弟弟贾环。



给贾宝玉起名,必然离不开一个“玉”字,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证明这一点。

那块玉真的是娘胎里带来的,因此贾宝玉跟“玉”有莫大的渊源,他的大名之中不可能没有“玉”字。

而“王字旁”加上“玉”,正好是个“珏”字,因此贾宝玉的大名便是“贾珏”。



不仅如此,贾宝玉这个“珏”字,还有别的用处,将他们这几个兄弟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是“珠琏珏环”,谐音为“株连绝宦”。

他们这一辈的姐妹之名也有寓意,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连起来就是“元迎探惜”谐音为“原应叹息”。



“株连绝宦,原应叹息”,这便是曹雪芹藏于其中的秘密,而这八个名字其实也预示了贾府的结局。

书中故意不说贾宝玉的名字,其实也是为了留下一些悬念。

如果有人只看了前面几个人的名字,就知道了最后的结局,那当他们看到最后时,就没有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