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欢迎收看由
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
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综合频道
共同打造的专栏《荆楚消防》
【惊涛砺剑 硬核担当】湖北抗洪抢险综合演练全要素实战纪实
4月29日,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咸宁市人民政府首次在长江主干道举行大规模抗洪抢险综合实战演练。本次演练设置1主4分五个演练地点,全省8个消防救援支队,11支专业救援队伍力量参加。其中,咸宁、武汉、荆州消防及联动单位在长江嘉鱼潘家湾段水域主演练场参演;宜昌、襄阳、黄冈、恩施等地采取主会场现场直播、分演练场图像转播的形式进行。
总指挥同志
湖北省抗洪抢险综合实战演练
队伍列队完毕
请指示
演练开始
组织指挥科目
本次演练,灾情设置为因连日强对流极端天气,省内各地发生严重的洪涝灾情,并引发次生灾害。接到警情后,省消防救援总队调集消防救援队伍,以及协调海事、水利等地方联动单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行动。在演练主会场,“一部六组”各司其职,联合作战指挥。
激流救援科目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如何在长江激流中救人?在长江嘉鱼潘家湾段水域主演练场,来自荆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通信保障分队首先出动无人机编队,展开全方位灾情侦察与测绘。
第一时间生成现场态势图
为灾情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
为指挥决策和现场救援提供信息支撑
打造透明化战场
我们融合无人机 智能侦察
与多元专业救援技术
精准研判 高效救援
消防救援人员还利用无人机展示了抛投救援技术,将救生圈精准投放给落水者。对于无法通过抛绳或船只直接救援的情况,消防救援人员充当“活饵”,通过系绳进入水流,展示“活饵救援技术”。
以前因为入水动作不标准
我们的队员
每天进行上百次的入水动作训练
在舟艇救援技术中,消防救援人员精准把控橡皮艇航速救人。随后,展示了在舟艇翻覆后的自救技术。
水库搜救科目
重大灾害发生时,要切实发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部门统筹协调、消防队伍主调主战、各方力量高效协同”的机制优势,才能合力攻坚。指挥部认为,洪水进入水库区域,河道变宽、河水变深、水流变缓、遗体易滞留上浮,所以,将下游水库作为搜救重点。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水域救援专业队联合地质部门,在水、陆、空出动高精尖设备和人员,全面搜索目标水域。在空中,航磁无人机对断桥点下游12公里的河道进行探测。
其原理就是探测水下
或者地下的金属导致磁场变化
来进行定位
可助救援人员追踪失事车辆
或者船只的金属特性
来进行快速的以物找人
在水上,消防救援人员用声呐船和遥控无人船侦查落水车辆。
它主要由我们操作人员
在水下投放专业声呐设备
遇到物体后进行反射
我们在岸上进行接收
形成2D的图案
然后通过我们的经验
来判断是否是我们所搜寻的物体
这边,消防潜水员是正在穿戴装备,这一套装备接近九十斤的重量,加上水下能见度低,他们如何保障水下作业安全呢?
这套装备主要包含供气系统
语音系统和视频传输系统
能够方便我们
随时掌握潜水员在水下的身体状况
和作业环境
从而保障潜水员的生命安全
提高救援效率
一号潜水员
是否到达车辆位置
一号潜水员已到达车辆位置
救援现场,武汉城管出动水面清漂船改善救援环境,消防部门采用充气浮力袋提升协同吊升作业。最终,落水车辆成功被打捞上岸。
内涝救援科目
此时我身后正在进行的是内涝救援科目,演练假设一村庄被淹,大量群众被困。我们看到消防部门正联合,海事、公安、军分区等救援力量展开营救。
往前方看
舟艇方阵正在向复杂水域编队行进
该科目主要运用“首船探路、航道标定、编队协同、梯次行进、环形迂回、手势旗语”等技战术措施,执行侦查、警戒、搜救等救援行动。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通信人员利用侦察无人机,通过生命探测、雷达探测、红外线探测技术,搜寻被困人员,并用重载无人机编队向受困区域投递救生设备和生活物资。消防救援人员采用“舟艇救援、水面转运、绳索转移”等方式转移被困群众。
孕妇 行动不便的老人
绳索系统利用担架转移到我们的船只上
大部分能够正常行走的人员
我们利用舟艇转移到安全地带
为模拟“水陆空”复杂环境下的立体救援能力,指挥部还调用一架直升机到场开展救援。
江面上救人 如果水流急 风浪大
那么这个就需要机组人员长期地训练
技术熟练程度
和全体机组人员的默契程度
在城市排涝这个分科目,咸宁消防救援支队的8台“龙吸水”排涝车对受灾区域进行排涝,咸宁军分区150名民兵现场筑堤排涝并进行堤护巡查。当地水文、气象、卫健、公安等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处置险情。
在我身后的是9台不同类型的排涝车
其中垂直式排涝车最大排水量
可以达到5000立方米每小时
主要用于地下车库 高速公路隧道 涵洞
地铁 城市内涝等场所的应急排涝作业
针对洪涝灾害
我们主要一个是对意外伤害进行救治
第二个对灾后的传染病进行防控
对疫区进行消杀处理
船火扑救科目
在宜昌分会场进行的船火扑救科目中,宜昌消防部门联动海事、长航公安等部门开展综合营救。消防救援人员利用3个举高喷射单元将船只着火区域进行分割,形成多个水帘。船载消防车、固定炮分别扑灭各区域的火势。同时,灭火攻坚组在水枪的掩护下,利用扫描搜索方式寻找被困重伤人员,并用移动水炮堵截火势。
水下打捞科目
在江面发生沉船、船只翻沉等水上事故时,救援与打捞的难度不小。演练中,探测组使用手持侧扫声呐进行扇形扫描勘测,布设定位浮标,操作水下机器人沿浮标导轨抵近侦查;同时潜水员佩戴集成语音模块的实时通讯全面罩下水侦查。
采取水下侧扫声呐
和机器人快速二次定位
水下通信全面罩实时语音沟通
“四点平衡法”起浮坠江车辆
为复杂水域救援提供可行可靠方案
高空拯救科目
在襄阳分会场,一名游客被困缆车,两名风力发电设施维保人员因大风撞击受伤。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高空救援专业队,一组采用双绳救援技术,另外一组利用绳索搭建下放系统,安全转移被困人员。
队员克服了交通不便
环境恶劣 空间狭小
高空心理障碍等不利因素
将绳索救援技术和实景进行了融合
山洪救援科目
此外,在恩施分会场演练了山洪救援科目。场景设定当地一村庄桥梁被山洪冲毁形成孤岛,大量群众被困。现场指挥员通过无人机、测距仪侦查峡谷地势,水流和风速,决定利用无人机牵引绳索到达对岸,架设两组横渡绳桥,确保救援成功。
山洪救援中
绳索横渡技术是常用 实用
安全高效的救援方法
难点在于救援人员在峡谷携行装备困难
现场没有固定绳索的锚点
需要在岩石上打点 利用巨石等方式
制作锚点搭建绳索横渡系统
随后,两名先锋队员携带担架等救援设备横渡至孤岛位置,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按照伤员、妇女儿童、老人等顺序依次转移。同时,消防救援人员发现有群众被困激流,进行抵礁救援。突然,一名被困人员失足落水,2号艇迅速救人,在逆流情况下,安全员抓住被困人员救生衣,驾驶员操作舟艇原地完成O型救援动作,将被困人员营救上艇。
通过连续6年开展实战化培训演练
目前全州已有200余名指战员
取得绳索 水域救援专业资质
滑坡救援科目
在黄冈分会场,展示的是滑坡救援科目,黄冈市消防救援支队地震救援专业队、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搜救犬队和省地质局技术人员,通过人工搜索、仪器探测、搜救犬搜救等方式,搜寻滑坡现场的被困人员,采取“机械清障、破拆施救”的方法和坑道救援技术成功救出被困人员。
本次演练共设置9大类共26个科目,涵盖我省常见的山洪突发、城市内涝等10余种灾害场景,呈现“灾种多、技术新、难题破、联动全”特点。检验了当前应急指挥机制,锻炼各支抗洪抢险队伍的应急救援和协同作战能力及新技术新装备实战效能。
这次演练是我们湖北省消防救援队伍
第一次
在长江主干道组织的大规模实战演练
而且首次将9类险情压缩至1小时处置
多科目同步展开
通过“短 平 快”锤炼了队伍
今年以来,湖北消防把水域救援工作列为重大课题,复盘省内外典型抗洪抢险案例,全省组建15个支队级水域救援专业队,132个站级编队,配备了无人机、水陆两栖车、水上遥控机器人等一大批高精尖水域救援装备。
通过这次实战演练
就是要使我们消防救援队伍
提前迅速进入临战状态
提升我们全体救援人员的
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同时 促进多部门协调联动
形成救援合力 确保关键时刻
能够拉得出 冲得上 打得赢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来源:湖北消防
编辑:杨 璇
审核:张 旭
签发:钟 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