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性能上升与成本下降并行,
带动全球战略布局与资金不断涌入,
使得固态电池的车企装车和产业链协同迎来商业化阶段!
先是梅赛德斯奔驰、上汽集团率先进行全固态电池装车试验,随后广汽集团、比亚迪纷纷发布2025年装车计划,意在抢占市场!
图片
当然在这其中,宁德时代虽然深耕多年,掌握核心技术,但下面这五家企业,爆发潜力远远超过宁德时代!
若你知道还不提前布局,真的会后悔一整年!
第五家 赣锋锂业(002460)
核心优势:全球唯一覆盖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大路线的企业,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
产业化进展:重庆基地5GWh混合固液电池已投产,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装车测试中)。
第四家 当升科技(300073)
核心优势:专注高镍三元正极+固态电解质复合技术,国内高镍正极材料市占率第一。
产业化进展:为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供应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单吨盈利高于传统产品。
第三家 国轩高科(002074)
核心优势:主攻半固态电池(360Wh/kg),已装车蔚来ET7,规划2025年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
产业化进展:大众集团战略投资,国际化产能布局加速,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入装车测试阶段。
第二家 上海洗霸(603200)
核心优势: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LZO)吨级量产,良品率98%,成本较硫化物路线低40%。
产业化进展:2025年产能扩至2000吨/年,独家供货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技术壁垒: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离子电导率达3.2×10⁻³ S/cm,主导制定《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国标》。核心优势:锆基固态电池材料(氧氯化锆)市占率超50%,适配氧化物/硫化物双技术路线。
第一家 三祥新材(603663)
产业化进展:一期2万吨项目已投产,向清陶能源等头部企业送样。
成本优势:锆金属是氧化物电解质核心成分,产业链整合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