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不入脏门是真的。
干净简洁的房间,看着内心宁静。
作为一个购物狂及囤积狂,其实也喜欢整洁的房间,那些“舍不得扔”的东西,早就成了压得我喘不过气的负担。
一怒之下,我开始疯狂断舍离。
发霉的旧毛衣、过时的牛仔裤、永远用不上的网红厨具……整整装了27个大纸箱!
当清理掉1000多件物品后,家变得通透、轻盈,连呼吸都顺畅了。
今天就来总结一下,中国家庭最该断舍离的的七个大类,照着做家里瞬间就干净了!
厨房物品
厨房是杂乱东西最多的地方,最需要断舍离。
空气炸锅、酸奶机、三明治机...这些闲置的小家电简直是我脑子进的水。
买时幻想自己是厨神,用两次就成祖宗——占着台面积灰,收进柜子就再没拿出来过。
对于这些鸡肋这次狠下心了。
厨房中还有一些已经坏掉的物品,有缺口的碗碟,过期的调料,都通通扔掉。
冰箱里永远满满当当,囤着的食物,都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东西了,仿佛放进去就不会坏一样。
古人都说“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把厨房中无用的物品果断清理出去后,还自己一个开阔干净的厨房。
断舍离完,打扫起来都变得方便多了。
各类精美的包装盒
买了一些东西后,看到精致的包装盒,总会不自觉地留下,即使它没什么实际用途,还是觉得丢掉可惜了。
这其实不是个别现象,我们宁愿让包装盒占地方,也不愿意扔掉。
尤其是买的东西比较昂贵时,就会不自觉地觉得连包装都很有价值,认为“既然花了钱,就应该留着”。
即使明知道包装盒没用,还是会觉得“也许以后会派上用场”,但事实是,十有八九都不会再用到。
我家之前,几年前的中秋月饼礼盒还在阳台吃灰,我婆婆攒的保健品盒子堆成人高,买了首饰的盒子塞了一个房间。
攒着攒着有什么用?
这些盒子一年到头几乎不会打开一次,不仅占用宝贵的空间,打扫起来还累得要命,更糟的是,潮湿的天气下还容易发霉,连蟑螂都招来了。
这次,该扔的扔,不心疼了,腾出来的空间,可以让家更整洁,生活也会因此更美好。
过期的票据
真没想到,过期的票据就有一大箱。
2007年的kfc代金券,2013年的电影票,各个年份买的东西的小票(全部看不到了全白了),到去过的每个地方的车票,飞机票、火车票、船票,停车发票……景区门票,所有可以留存的我全都留存了。
收拾了两天,决定再也不存着了,没有意义,过去的都在回忆里,记不住的也是我自己脑子不想记住了,不必要非留存什么物件。
生活空间有限,把所有票据清理差不多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焦虑竟然少了好多。
所有走过的路,发生过的事情,都成了我们每个个体的血和肉。
时光匆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直接碎纸机送走,不必非要留存什么物件。
不穿的衣服
每到换季整理衣橱时,就会发现有太多衣服了。
首先,往后要尽量控制盲目买衣服,买衣服真的会变穷,有些衣服吊牌都没拆就不喜欢了,也有穿过一次就觉得不舒服的,就再也没穿过…
这些都是曾经盲目追求潮流换来的教训。
衣服太多太杂真的会影响自身磁场和财运,所以,断舍离掉一年没穿过的衣物,清理完之后整个人轻盈了很多。
孩子的玩具
娃每长一岁,东西就更多一些,也决定要断舍离一波。
玩具挑出那些缺胳膊少腿的,车轱辘飞了的,还有一些低幼不适合现阶段的、不再喜欢玩的,该扔的扔。
其实,不需要给孩子买太多玩具,因为过多的选择会让他们无法专注于某一件事,会毁掉孩子的专注力。
玩具多了,每个玩具最多只玩几分钟,之后就对它们失去兴趣,似乎永远在追寻新鲜感。
玩具承载着孩子的欢笑和童年的点滴,但堆积如山,生活空间也会变得拥挤,凌乱。
那些玩具, 或许也已经不再适合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是时候退出他们的生活了,每整理一次, 都将是一次对过去的告别。
旧书
像攒家底一样,攒的很多书,都没怎么翻开过。
看着发黄的书页,我承认自己不是文艺青年是仓鼠精。
考研资料、成功学鸡汤、过期的时尚杂志,全堆在书柜吃灰,后来发现多抓鱼收书比卖废纸强,虽然回血的钱不够买杯奶茶,但想到有人会认真读这些书,比卖给收破烂的舒坦。
断舍离时,才越发觉得年轻时候自己看书品位咋这么烂,很多所谓的畅销书拼凑出来的,还有一些恋爱脑指导的,还有一些养生的,画画的……不由得冒一身冷汗。
往后,在读完的书里只保留最好、最喜欢的。
给生活做减法令人心情愉快,用很少的东西把日子过好更是一种艺术,书当然会继续读很多,继续买很多,但留下的不需要很多。
各种生活好物
家里收集的一些不起眼的生活好物,如我妈囤的塑料袋、玻璃瓶、外卖餐具、塑料桶等,这些看着有用,实际就是。
垃圾
平日里,这些东西越攒越多,家里被塞得满满当当,角落里也堆得杂乱无章,真正派上用场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我们只是习惯性地囤积各种物品,很多东西要说完全没用,它们在生活的某些时刻却又发挥出了一点作用。
但,除了钱,任何东西都切忌过度积攒,不然,就会变成生活的累赘。
如果你也向往极简生活,不如果断清理家中无用之物,给生活腾出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