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军胜利会师。
周恩来找到贺龙问他,“三个方面军会合后怎么办?”他的意思是以后谁来统一指挥红军。
当时,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徐向前等领导人都在,为何周恩来只问贺龙的意见?贺龙又是如何回答周恩来的呢?
谁能挑起统一指挥三个方面军的大梁?
谁挑大梁?
朱德参加革命时间早,曾在苏联学习过军事知识,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等,于1928年率部上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师,这两支队伍组成了红四军。
1930年,朱德在福建成立红一军团,担任总指挥,与敌军打游击。后与红三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担任总司令,不久后被任命为“中国红军总司令”,大家都称他“朱老总”。
朱德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三河坝战役便是朱德最出色的一场仗之一。
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和贺龙率主力军前往潮州,时任第九军副军长的朱德则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共约3000多人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军行动。
三河坝战役打得特别艰难,朱德3000多人和国民党钱大钧2万人对打,我军的战壕挖了30多里,从大麻莲塘梅子岽一直到茶阳沿坑,朱德等人就埋伏在这里。
敌军先用炮火猛攻,朱德等第一轮炮后,带兵冲杀。我军凭借在在笔支山顶的三挺机关枪击退了钱大钧的民船。
经过三天三夜的阻击战斗,朱德撤出三河坝时队伍只剩下2000人,不少人都很沮丧。
眼看军心涣散,朱德挺身而出,他提出“隐蔽北上,穿山西进,去湘南”。
这一路走得很艰难,到福建武平时,队伍只剩了1500多人了。要过石经岭隘口时,朱德率先爬上长满灌木的悬崖陡壁,带着他的警卫员来到敌侧后发起进攻。
粟裕曾回忆道,“当大家通过朱德亲自杀开的血路时,就看见他威风凛凛地站在一块断壁上,手里掂着驳壳枪,指挥后续部队通过隘口”。那一幕震撼了他们,大家鼓足劲往前走。
除了朱德之外,叶剑英、刘少奇等人也都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叶剑英在南昌起义等战斗。刘少奇则长期从事地下党秘密工作。
当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周恩来问贺龙“三个方面军会合后怎么办?”
贺龙想了许久,他说“统一归彭德怀指挥吧”。
贺龙的答案让周恩来有些惊讶,因为所有将领中,贺龙和彭德怀的接触是最少的,为何贺龙会选择彭德怀?他为什么不提自己?
“两把菜刀闹革命”
1916年,20岁的贺龙听说芭茅溪盐局的税警装备了十多支洋枪,当即决定要把这些洋枪抢过来,避免盐局的人又拿枪来威胁百姓。
可贺龙手里没有武器,怎么抢呢?
贺龙向别人借了两把菜刀,带着20多人趁夜色浓厚闯入盐局。
贺龙一马当先,冲进了办事处,手拿菜刀砍死了鱼肉百姓的税警队长,将盐局的15支步枪,2支手枪和九千斤盐统统拿到手。贺龙把所有的盐都分给了百姓们,还放了盐局扣押的俘虏。
贺龙用这17把枪武装了自己的队伍。“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事迹也由此传开了。
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勇猛无比,他在长征途中曾使了三次“神招”。
第一次是1935年,老蒋嫡系部队和湘鄂地方军“围剿”我军湘鄂川黔根据地。贺龙提出先去湘中补充物资,再以湘中为点,诱敌深入,再甩开敌军,打乱敌军原本部署,拿到主动权。
贺龙和任弼时带着红二、六军团长夜奔袭,直冲湘中,等十多万敌军被吸引过来后,贺龙兵分两路往东南方向出发,再次引诱敌军前往。
实际上,贺龙是要带红二、六军团去贵州,可他这一招声东击西,把老蒋等人骗过去了,等我军辗转抵达贵州石阡后,老蒋才恍然大悟。
第二次是1936年初在乌蒙山,贺龙指挥的红二、六军团带着敌军在山里乱转,把他们拉到千里之外,打破了敌军对我军的包围圈,也拖累了敌军。
贺龙两次“神招”把老蒋气得不轻,组织了一个滇黔“剿匪”军总司令部,就是想要打贺龙。
此时,贺龙也面临一个难题,红二、红六要过金沙江。若是被老蒋咬住,那大概率是一场恶战,于我军不利。
贺龙提出“佯攻昆明,到石鼓、丽江过金沙江”。
在昆明坐镇的是老蒋的得力心腹顾祝同等人,原先顾祝同对此战胸有成竹,十多万大军严阵以待。不曾想,贺龙带着红二、红六军团忽然南下,穿过了孙渡、张冲两部,直扑昆明。
当红二军团红六师十八团出现在昆明之外15公里之处时,顾祝同吓蒙了。而第三天,红二红六军团便抵达了距离昆明20公里的富民城。
顾祝同连夜召回滇军救命,等滇军快到时,贺龙指挥红二、红六军团转向滇西,甩开了敌军,成功渡过金沙江。
贺龙这三招让毛主席直呼精彩,他对贺龙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晕了头”。
毛主席还表示,大家都应该向贺龙学习。周恩来也夸贺龙说“三次巧妙摆脱敌人,堪称‘神来之笔’呀!”
虽然得到了毛主席的夸奖和肯定,但贺龙还是觉得自己有不足之处。所以,当周恩来询问他意见时,贺龙就没有考虑自己。
彭大将军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从江西开始长征,在途中,他多次抗住压力,做出正确的选择,指挥红三军团牵制敌军,配合红军其他主力军。
1935年10月,敌军追着红军来陕北,毛主席和彭德怀说“我们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
彭德怀立即制定了歼敌计划,将马鸿宾的三十五师骑兵团歼灭,转头又打垮了白凤翔的骑兵团。随后,彭德怀率军又痛揍了敌军的三个团,让敌军再也不敢进陕北根据地。
毛主席高兴赋诗“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
贺龙选择彭德怀的原因也很简单,周恩来是问他“具体的指挥人员”,毛主席运筹帷幄,总览全局,适合在后方坐镇,朱德也是如此,贺龙认为彭德怀是最合适带领指挥红军的人。
周恩来听完后点了点头。
彭德怀挑起统领红军大梁,痛击国民党军。值得一提的是,贺龙后来也由彭德怀指挥,他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参考资料:
[1]中国纪检监察报 《对党忠诚的贺龙》 20190513
[2]CCTV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横刀立马彭德怀》
[3]央广网 《曾受毛泽东称赞,贺龙长征中的三次"神来之笔"》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