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奔赴灾区前线的经历,让张泉灵在央视站稳了脚跟。

很快,她就接到了主持《焦点访谈》和《新闻会客厅》的任务,一时风光无限。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却做出了两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一个是嫁给了比自己年长18岁的李铁,另一个是主动辞去央视的工作,放弃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



从那以后,她的声音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很多人不禁为她惋惜,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为何甘愿退场?

直到多年后再次现身,50多岁的她,已经满头白发,这一幕让网友直呼难以接受。

离开央视之后,她到底过得如何?又是什么力量支撑她走出了另一条路?



央视一枝花”的转身

2024年5月29日,张泉灵久违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分享了自己的近况。

视频中的她,满头银发,面容略显疲惫,眼角和嘴角的皱纹清晰可见。

一瞬间,许多网友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画面,这位曾经的新闻女神,才不过51岁。



她可是央视舞台上一开口就能镇住全场的女人,是观众心目中“比新闻联播还靠谱”的面孔。

如今却一头银发、素颜上镜,瞬间引发了评论区的热议:

“怎么老成这样了?不是去做投资了吗?”“这状态是不是婚姻出了问题?”“嫁给大18岁的男人,现在后悔了吧?”



人们总是习惯通过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尤其是像张泉灵这样的“央视女神”,嫁给一个比自己年长18岁的丈夫,又退出人人羡慕的央视舞台,从万众瞩目到悄然隐退,谁都想从这满头白发背后挖掘出一些“悲剧感”。

但她偏偏不按这个剧本走。



与李铁的结合,并非一时冲动

在许多人看来,张泉灵选择嫁给李铁是一个不明智的决定。

毕竟对方比她年长整整18岁。

但真正了解这段关系的人都明白,这不是谁高攀了谁,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契合。



他们的相识源于工作上的交集,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也没有一见钟情的激情,只是越聊越投缘,越了解越欣赏。

她欣赏李铁的沉稳与包容,他则被她的聪慧和远见所吸引,年龄差距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因素。

尽管外界并不看好这段感情,认为它不会长久,但他们却过得很踏实。



恋爱没多久,两人便低调完婚,没有大肆宣传,却将日子经营得有声有色。

后来张泉灵生下儿子,李铁并没有要求她放弃事业。相反,他始终支持妻子追逐梦想。

当张泉灵决定离开央视时,外界一片哗然,而他却从未质疑,只用行动表达支持。

他们的婚姻没有奢华婚礼的点缀,也没有豪车豪宅的炫耀。



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泉灵都很少对外提及李铁。

这不是刻意隐瞒,而是出于尊重。

他们更像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夫妻。

当女性不再向年龄低头

张泉灵的声音,承载了一代人对晚间新闻的记忆。

她身上那种沉稳自信的气质,曾让人一眼信服:“这就是央视该有的气场。”



张泉灵在央视奋斗了整整13年,从《东方时空》到《新闻调查》,再到成为《焦点访谈》的核心记者,每一个耀眼时刻的背后,都是她全力以赴的付出。

然而就在她的职业生涯达到顶峰时,她却突然提交了辞职申请。

许多人感到困惑,但事实真相比这些猜测更加难以接受——她累了。

不是因为厌倦了工作,而是因为厌倦了每天机械化的重复,以及新闻行业对人的巨大消耗。



毕竟张泉灵并不是靠颜值吃饭的主持人。

她凭借的是信息密度、表达效率,以及一种“说不出哪里强,但就是信任她”的气场。

她可以在《焦点访谈》的一条线索上追踪三个月;她也可以在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坚持完成现场直播。

观众评价她专业,同行称赞她坚韧,而她自己却从不多做解释。

那个时代的央视主持人,不靠包装,不拼流量。张泉灵靠着扎实的专业能力,在新闻领域脱颖而出,坐稳了晚间黄金档的位置。



可她却在巅峰时期选择了离开,辞职时没有交代原因,没有仪式感,甚至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有留下。

看到如今张泉灵的模样,内心会产生一种复杂的情绪。

不再举着话筒采访别人的她,这一次站在了创业赛道的中央。

她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商界木兰”榜单和《中国企业家》的评选中,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之一。



她选择了少儿教育这条赛道,先后参与了少年得道等企业的投资。

如果说“少年得到”让她重新找到了社会价值感,那么“紫牛基金”则是她真正踏入商业世界的关键一步。

她投资了许多项目,比如“年糕妈妈”,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亲自参与到团队的思路梳理和方向拓展中。



她的投资逻辑并非“砸钱等回报”,而是像老记者一样,一点点深入挖掘,寻找那些值得信赖的创业者。

正是这种“较真”的性格,把她带进了“少年得到”的世界。她不只是挂个名当顾问,而是亲力亲为,打磨内容,站在董事长的位置上,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

很多人都说,她的人生像是开了挂。



但张泉灵清楚,每一次转折,其实都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她没有把话筒当作束缚,而是将其视为起点,一步步开拓属于自己的可能性。

她从不刻意谈论“成功”二字,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尤其是众多女性——人生的第二条路,可以比第一条更宽广、更有力量。

信息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