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中国国防部发布消息,中埃空军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举行“文明之鹰-2025”联合训练,5架运-20运输机与1架空警-500预警机飞抵埃及的行动由此得到解释,这场跨越8000公里的军事部署,迅速成为国际关注焦点。

此次联训是中埃空军首次开展的联合训练。中方派出由歼-10C/S战机、运-20运输机、空警-500预警机以及运油-20组成的编队,埃及则出动米格-29战机参与。这样的多国装备混编,对中国空军体系融合能力形成直接考验,也为检验实战能力提供契机。



埃及军机(资料图)

选择埃及开展联训,背后有深层战略考量。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界,掌控苏伊士运河这一全球贸易咽喉要道,全球10%的海运贸易从这里经过,战略位置不言而喻。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中,埃及既是阿拉伯世界传统领袖,也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但美国对其军事援助附带诸多政治条件,限制装备发展。埃及F-16机队至今未配备AIM-120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阵风”战斗机使用“流星”空空导弹受限,采购俄制苏-35战机也因美国制裁威胁被迫取消,埃及急需寻找新的军事合作伙伴。

埃及空军装备体系极具特色。美苏争霸时期,埃及凭借地缘政治智慧,在东西方阵营间周旋,形成融合俄制与西方装备的“混血”机队。现役26架法国“阵风”、168架美制F-16、46架俄制米格-29以及14架幻影-2000战斗机,构成作战主力。对中国空军来说,与埃及空军联训如同进行“模拟考试”,能系统研究这些机型的飞行特性、航电系统和战术运用。

印度将“阵风”视为对抗歼-20的关键装备并计划增购114架,虽然歼-10C、歼-16技术参数占优,但缺乏实战对抗经验是潜在短板。空警-500预警机参与联训,可收集“阵风”低可探测设计下的雷达信号特征,提升对这类机型的识别预警能力。相比泰国、巴基斯坦等装备西方战机的国家,埃及相对独立的装备体系,能提供更贴近实战的模拟环境。



埃及上空(资料图)

此次联训直观展现中国空军远程投送能力。5架运-20运输机出动,单次实现300吨战略投送量,标志中国具备跨洲际快速部署能力。换装涡扇-20发动机的运-20B,航程超1万公里,单件重装空投能力达20吨,为中国空降兵装备升级创造条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后全球第二个具备大规模跨洲兵力投送能力的国家。

从中国到埃及,歼-10C战机编队在运油-20支持下,满载武器完成长途飞行,验证空军远程部署可靠性。空警-500全程伴随,检验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持续作战能力;运-20全程参与,测试保障能力。战机、预警机、运输机、加油机组成的编队,完整呈现现代空战基本要素,彰显中国空军体系化作战能力。行动的高度保密性同样值得关注,国防部宣布联训前,西方情报机构毫无察觉。从台海军演、六代机试飞,到此次跨洲行动,西方情报网多次“失手”,反映中国反情报渗透能力显著提升,在情报战领域占据主动。



运-20运输机(资料图)

中方歼-10C战机编队前往埃及途中,经过沙特法赫德国王港,当时美军杜鲁门号航母正在港口补给。按照常理,美军航母补给时,基地与航母雷达应处于工作状态,对低空飞行战机能迅速探测。但实际美军既未启动系统追踪,也未出动战机拦截,事后也无谴责行动,对中方战机编队完全无视。

美军反常表现,根源在于战略力量严重透支。当前,胡塞武装袭船、伊朗核设施安全威胁、以色列索要军事装备、俄乌战场局势等问题,让美军疲于应对,无暇在中东与中国开展小范围军备竞赛。选择对中方行动“装聋作哑”,看似丢面子,实则能保留战略“里子”,避免暴露自身短板。

此次中埃联训,是中国与中东国家深化军事合作的开端。随着运-30中型运输机研发推进,中国空军将形成“运20+运30”黄金组合,实现战略投送与战术机动结合。海军方面,075型两栖攻击舰、055型驱逐舰等新型装备列装,远洋作战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空军这次8000公里战略投送,对美军“全球到达”战略构成挑战。未来,中美在远程投送、全球军事影响力等领域的博弈将更加激烈。中国军事力量发展遵循防御性国防政策,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地区稳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