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为什么这样聪明?一项研究揭示了惊人的秘密:章鱼的聪明才智,可能与一个发生在数亿年前的分子层面的“大事件”有关,而这个事件竟与我们人类智慧的演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章鱼和人类在进化树上早已分道扬镳,共同祖先可能要追溯到大约5.18亿年前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的某种简单生物——但这项研究发现,两者在通往智慧的道路上,或许采用了相似的“分子策略”。

这项研究聚焦于一类名为MicroRNA(简称miRNA)的小分子。你可以把miRNA想象成基因表达的“调光开关”,它们虽然自身不编码蛋白质,却能精确地调控其他基因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强度“开启”或“关闭”。这种精密的调控对于生物体发育,尤其是复杂器官(如大脑)的形成至关重要。

由Max Delbrück分子医学中心Nikolaus Rajewsky领导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软体头足类动物(包括章鱼、鱿鱼和墨鱼)经历了"微小RNA(miRNA)基因库的大规模扩张"。这意味着,相比于它们在无脊椎动物界的“亲戚”们,章鱼拥有了更多种类的miRNA“开关”来调控它们的基因。

更关键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新出现的miRNA绝大多数都在章鱼的神经组织中“辛勤工作”,并且在胚胎发育形成大脑的关键时期尤为活跃。这强烈暗示着,正是这些新增的miRNA为章鱼构建复杂、精密的神经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分子基础,使其能够发展出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最令人称奇的是,这种miRNA基因库的大规模扩张,此前被认为是脊椎动物(包括我们人类)演化出复杂大脑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今在与我们亲缘关系遥远的章鱼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这成为了“趋同进化”的一个绝佳例证。

趋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的物种在独立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相似的环境或解决相似的问题,演化出了相似的特征或策略。就好比鸟类的翅膀和昆虫的翅膀,功能相似但起源不同。

章鱼和人类的案例则揭示,在分子层面,大自然可能倾向于利用miRNA扩张这种“策略”来构建复杂的神经系统和高级认知能力,无论是在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中。

这项研究表明,通往智慧的道路可能并非只有一条,复杂的认知能力可以在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中独立演化出来。而小小的MicroRNA,这些基因表达的“调光师”,或许正是构建复杂大脑和智慧生命的关键“积木”之一,连接着从远古海洋到现代文明的漫长进化旅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